每年有几万中国人去非洲,为何去了就不想回来?非洲姑娘说出原因。据说,每年都有好几

恰似江楼月 2025-10-16 17:36:22

每年有几万中国人去非洲,为何去了就不想回来?非洲姑娘说出原因。据说,每年都有好几万中国人去往非洲,其中还有不少人去了就不愿意回来了,为什么会这样,非洲姑娘有话要说,那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说起中国人去非洲,这事儿现在越来越常见了。光看数据就知道,非洲大陆上住着上百万中国人,2013年估算就有100万左右,到现在可能更多了。 每年新涌进去的也有好几万,前几个月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就有3万中国人跑到非洲淘机会。 这些人里有做生意的商人,有搞基建的工程师,还有普通打工的。非洲这地方,外人总觉得穷山恶水,风险一大堆,可不少人一去就不想折腾着回来了。 中国跟非洲的贸易越来越火爆,从2009年起,中国就成了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去年双边贸易额还创了新高。 今年前八个月,对非洲出口涨了25.9%,远超其他地方。 这背后是啥?中非合作搞得热乎,基建项目到处开花,铁路、电站、工业园,全是中国人上手。中国人基建能力强,非洲正好缺这口,项目一多,带过去的工人和技术人员就水涨船高。像尼日利亚、安哥拉、肯尼亚这些国家,华人数量都破5万了。 还有些年轻人,国内工作压力山大,房价教育医疗一堆事儿压着,听说非洲机会多,就打包行李试水。结果呢?很多人发现,那边赚钱快,日子过得松快,回国反倒觉得喘不过气。 那到底为啥留下来不走?收入高是头一条。国内干活儿一年攒的钱,在非洲仨月就到手了。 比如做电焊的师傅,国内累死累活一年,非洲项目工资翻倍,还加补贴。创业的更不用说,劳动力便宜,市场空子多,随便开个小厂或贸易公司,就能赚国内几倍的利润。非洲经济虽落后,但需求旺盛,中国货便宜又实用,手机、家电、建筑材料,全是热卖货。像在乌干达或肯尼亚,开个杂货铺或机械零件店,月入上万美金不是梦。加上政策松,办个执照不费劲,不像国内层层审批,生意上手快。 再说生活节奏,这点很多人提。非洲日子慢条斯理,没国内那么卷。国内一线城市,挤地铁赶早八,晚上加班到十点,周末还得补课买房贷。非洲呢?上班时间灵活,住的房子大,院子随便种菜,周末开车转转湖边就行。生活成本也低得多,一个四口之家月花销几百刀,够吃喝玩乐,还剩钱寄回家。 当然,有人说非洲进口货贵,本地菜肉倒便宜,华人多半吃中餐,算下来还是划算。比起国内房租水电教育费一压一顿,非洲这头让人喘口气。加上自然环境好,阳光充足,空气新鲜,很多人适应后觉得身心舒坦。 机会多也是关键。非洲市场大,人口年轻,预计到本世纪中叶超20亿。 基建、农业、电商,全是空白。中国人脑子活,很快就抓住了。像卖太阳能的李霞,在无电网区推平价设备,不光赚钱,还帮当地人用上电,生意越做越大。 再有江苏姑娘李奕,27岁就跟当地人合开农业公司,用中国温室大棚和无人机技术,种出高产菜,卖给超市,三年就回本。 还有郭林,毕业不去大厂,跑去布基纳法索卖淘金机械,占了当地5%的市场,几年就站稳脚。 这些案例听着励志,但底子是实打实的努力和市场空缺。非洲本地人勤劳是勤劳,可技术和管理跟不上,中国人补了这块,合作起来双赢。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顺风顺水。语言、文化、安全这些坎儿得过。英语或当地语不会说,起步时比划半天也谈不成生意。文化上,节日习俗不一样,容易踩雷。安全呢,部分地区动荡,华人得挑靠谱小区住,拉好人脉网。基础设施弱,雨季路烂电断,也得适应。但中国人学得快,几个月就上手,建微信群共享情报,风险慢慢控住。留下来的人,多半是过了适应期,尝到甜头了。

0 阅读:63

猜你喜欢

恰似江楼月

恰似江楼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