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的局面:邓华与韩先楚曾两次有重大分歧,由两位元帅做出决策,结果都怎样? 1

夏目君 2025-10-11 20:06:03

相似的局面:邓华与韩先楚曾两次有重大分歧,由两位元帅做出决策,结果都怎样? 1950年2月,第15兵团在广州举行了军事会议,商讨下一步解放海南岛的作战方略。广州会议结束后,各部队立即开始了前期准备,按照计划,解放军会先组织小股部队偷渡作战,把敌人的防线打穿。 作战计划开始后,第一批偷渡作战的部队顺利登岛,战斗进行得非常顺利。因此,第15兵团立即开始准备第二波攻势,可在具体的作战计划上,第40军军长韩先楚与兵团司令邓华产生了分歧。 ——那时,人们也没有想到,二人之间同样的剧情会在之后的朝鲜战争中再度上演。 作为解放海南岛的主力部队,韩先楚的40军承担着重要的进攻任务,早在广州会议结束后,韩先楚就整军备战。见到第一波登陆部队打得如此顺利,韩先楚对原本的作战计划有了不同的看法。 他认为既然已经打开了缺口,考虑到岛上敌人可能调整防御部署,还有海上可能出现的气象变化。他提议应该将第二波小部队偷渡作战,改为大军大举登陆,直接实施正面跨海登陆战。 邓华认为此举过于冒险,还是坚持原定的作战计划,两个人的争论最后也没有结果,于是就将各自的看法都上报到4野司令部。 得知前线的邓华与韩先楚在作战方案上有分歧,林总等人十分重视此事,他与罗荣桓评估了两人的意见后,最终支持了邓华的方案。随后,第二波由两个加强团组成的偷渡部队向海南发起进攻,顺利取得了胜利。 韩先楚虽然坚持自己的看法,但在第二波进攻的时候,他还是坚决执行了命令。两次登陆作战都取得成功,接下来该怎么打,15兵团内又产生了分歧。 许多人认为还是继续这种打法,毕竟前面两次已经证明了效果。可此时,韩先楚站了出来,他向众人分析海南眼下的局势,认为部队已经具备大规模登陆作战的条件,应该趁着谷雨前,海峡大潮流前的伏流时期,集中兵力一举解放海南岛。 这一次,邓华支持了韩先楚的方案,于是在韩先楚的带领下,第40军与43军主力部队对海南岛发起了全面进攻。韩先楚身先士卒,短时间内就带领大军攻占了各处要地,攻岛部队顺利登陆。 其余登陆部队也打得相当顺利,部队最终提前完成了解放海南岛的任务。毛主席对此也非常高兴,后来他见到邓华,表示若是晚打了两个月,海南的局势可就不一样了。 后来,朝鲜战争爆发,邓华与韩先楚都奉命来到朝鲜作战。二人指挥着志愿军部队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可在第三次战役结束之后,邓华与韩先楚在第四次战役中的作战方案上,又一次产生了分歧。 第四次战役原本是在美军的强攻下,志愿军被迫提前发起的战役,这就使得局势变得非常不利。 前线的9兵团等部队还没有得到足够的休整和补充,敌人的攻势又非常凶猛,彭总根据敌人的特点,将志愿军分成东西两个集团,分别顶住敌人两路的进攻。 其中,西路集团由韩先楚负责,东路由邓华负责。考虑到敌人的强弱,彭总决定让西路的韩先楚主守,东路的邓华诱敌深入。 战斗开始后,韩先楚的部队顺利完成了任务,他们的阻击让西面敌人打得非常艰难。西路的坚守使得战场上出现了微妙的变化,东路敌人在邓华的引诱下一路快速行军,这就使得敌人在砥平里、横城一线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突出部。 彭总见状立即决定抓住战机,可该从哪个地方入手,这在志愿军内部产生了分歧——邓华认为先打横城比较好,那里主力是韩军,实力较为弱小。砥平里的美军人数虽然少,但装备非常精良,打起来肯定比横城要难得多。 而韩先楚认为应该先打砥平里,他表示砥平里是战场的枢纽,只要打下来,敌人西线的侧翼将完全暴露在志愿军面前。 横城虽然好打,但即便打下来,志愿军也很难在战局实现较大的突破。见到他们二人的意见,彭总也有些犹豫,起初他决定先打砥平里,后来又觉得打横城比较稳妥。 韩先楚一直坚持打砥平里的方案,彭总将目标又改为砥平里,最后彭总将决定权交给了邓华,而邓华还是选择了横城。 随后,邓华指挥部队对横城敌人发起猛攻,和他预期的一样,横城方向取得了巨大战果。志愿军几乎全歼了韩军第8师,又重创了美军第2师的一个营以及另外两个韩军师。 紧接着,邓华指挥部队对砥平里发起进攻,可李奇微与韩先楚一样都极为重视砥平里,他又投入大量兵力参与防守,志愿军打得并不顺利,最终志愿军放弃了砥平里,没能继续扩大战果。

0 阅读:42
夏目君

夏目君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