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巴西对中国出手了! 10月10日,巴西对中国聚酯布料搞反倾销,暂定征6个月税,每公斤加0.69到4.81美元,最终裁定推迟到立案后18个月。 这一纸公告背后,藏着巴西国内产业的焦虑。去年9月,巴西纺织工业联盟主动提起申诉,他们担忧物美价廉的中国面料会冲垮本地市场。临时反倾销税像一把保护伞,试图为巴西企业争取喘息空间。 中国纺织业早已不是当年的“世界工厂”,我们拥有全球最完整的产业链。从化纤原料到成品布料,中国制造的优势体现在每个环节的效率与品质上。巴西此举无异于用围墙挡住春风,最终可能让本国消费者承担高昂代价。 细看这项税收,每公斤0.69至4.81美元的税额,几乎抹平了中国产品的价格优势。巴西进口商要么转嫁成本给消费者,要么被迫寻找替代供应商。无论哪种选择,都会推高巴西国内的服装价格。 就在同一天,巴西还宣布继续对中国平轧钢板征收反倾销税,每吨高达678.51美元。相比韩国135.84美元和乌克兰52.02美元的税率,中国产品承受了格外沉重的负担。这种差别对待令人深思。 更让人惊讶的是大蒜贸易。从1994年至今,巴西对中国大蒜征收了整整三十年的反倾销税。0.78美元/千克的税额像一道永恒壁垒,即便四家中国企业通过价格承诺获得豁免,这道壁垒依然坚固。 贸易保护是双刃剑。巴西钢铁行业在配额保护下成长,却也让本国汽车、电子产业背负更高成本。今年2月中国对巴西钢材出口量骤降,双方产业链都感受到阵阵寒意。 希望仍在。墨西哥刚刚终止了对中国风塔的反倾销税,因为当地企业没有申请延续。这说明公平贸易的共识仍在,开放合作才是主流声音。 中巴经贸关系如同亚马逊河,虽有曲折却始终奔流向前。2024年中国从巴西进口铁矿石超7000万吨,这份紧密联系不会因局部摩擦而改变。我们的企业正在调整策略,用技术输出和本地化合作跨越壁垒。 这场贸易摩擦是警钟,也是契机。它提醒我们要继续提升产品竞争力,从“价格优势”转向“价值优势”。中国制造的征程,从来都是在破解一道道关卡中铺就的。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就在刚刚! 巴西对中国出手了! 10月10日,巴西对中国聚酯布料搞反倾销
爱国的小涛涛
2025-10-11 19:23:17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