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总理莫迪已经做出了选择,不论是在金砖国家还是上合组织,都不会与广大发展中国家一起,反对美国的霸权了,不仅如此,印度可能在美国的授意下在印太地区采取行动,从而影响金砖国家共同对抗美国霸权的合作,印度商务与工业部长戈亚尔表示,中印两国正在就稀土问题进行磋商。 印度在多边组织里的姿态,从来都带着强烈的投机色彩,这点从它加入金砖国家和上合组织后的种种表现就能看得明明白白。 当初挤破头要进这些组织,嘴上喊着“发展中国家抱团取暖”,实际上心里打的全是自己的小算盘——既要借着组织的平台拉投资、拓市场,又不想真的跟美国撕破脸,生怕耽误了自己的“大国梦”。 毕竟在莫迪眼里,印度要的是在中美之间找平衡,哪边给的好处多,就往哪边多靠一点,所谓的“反霸权”,从来都不是它的核心诉求。 现在莫迪干脆不装了,不管是金砖会议上讨论如何对冲美元霸权,还是上合组织里商议应对单边制裁,印度都开始躲躲闪闪,再也不跟着广大发展中国家一起发声了。这背后的门道其实很简单,美国最近给的“甜头”实在太诱人。 先是在印太战略里把印度捧成“关键支柱”,又是松口转让一些军事技术,甚至暗示支持印度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这些都是印度盼了几十年的东西。莫迪心里清楚,真要跟着反对美国霸权,这些好处说不定转眼就没了,倒不如顺着美国的意思来,先把眼前的利益攥在手里。 更让人琢磨的是,印度不光自己不反对霸权,还可能在美国的授意下在印太地区搞动作。比如在印度洋上加强对航运通道的控制,或者在边境搞些小动作牵制周边国家,这些看似“自主”的行动,实则是在帮美国围堵地区竞争对手。 可它忘了,金砖国家能走到一起,核心就是要通过集体力量对抗美国的经济打压和政治操控,比如推进本币结算、共建基础设施,都是为了减少对美国主导体系的依赖。 印度这么一搅和,原本商量好的合作很可能卡壳,毕竟谁也不想跟一个“墙头草”绑在一起冒险,万一印度哪天又倒向美国,把合作机密泄露出去,损失可就大了。 有意思的是,就在这节骨眼上,印度商务与工业部长戈亚尔突然放话,说中印正在就稀土问题进行磋商。这波操作把印度的投机本性暴露得淋漓尽致。 要知道,稀土是高端制造和军事领域的“工业维生素”,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稀土加工国,而印度手里握着不少稀土储量,却一直没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印度这会儿主动找中国谈合作,显然是想借中国的技术和市场把自己的稀土产业做起来,既能赚大钱,又能提升自己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 但它的心思绝不止这么简单。印度心里明白,稀土也是美国的“软肋”,美国一直缺稳定的稀土供应。要是能一边跟中国合作搞稀土加工,一边把部分稀土卖给美国,既能从中国这儿捞到技术,又能讨美国的欢心,简直是“两头讨好”。 这种算盘打得叮当响,完全没考虑金砖国家内部的信任问题——一边在反霸权合作中拆台,一边又想在经济领域跟中国做交易,天底下哪有这么划算的事? 其实印度的这套玩法早就不是新鲜事了,之前在气候变化议题上,一会儿跟着发展中国家要补偿,一会儿又跟发达国家谈条件;在贸易协定上,今天跟东盟签协议,明天又为了讨好美国延缓区域合作。 可投机终究是短视的,金砖国家的合作不是一锤子买卖,靠耍小聪明或许能得点眼前利益,但久而久之必然会失去其他国家的信任。美国也不是真的把印度当“自己人”,不过是想把它当棋子用,等印度没了利用价值,那些承诺的好处说不定就成了泡影。 莫迪现在的选择,看似是占了便宜,实则是把印度放在了一个尴尬的位置上——既没能真正融入发展中国家的反霸权阵营,又成了美国手里随时可弃的棋子。 而稀土磋商这步棋,要是真抱着“两头通吃”的心思,最后很可能落得两边都不讨好的下场。
印度总理莫迪已经做出了选择,不论是在金砖国家还是上合组织,都不会与广大发展中国家
阿智通鉴
2025-10-10 12:46:32
0
阅读: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