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身高不足160,从不锻炼,出门进门、上下楼都得靠轿子抬着,可胃口大得吓人!早上一个人就能吃的下:12个鸡蛋,一笼蒸蛋糕,一只清蒸鸭子! 话说袁世凯当上临时大总统那会儿,有一天早上七点,有个官员急匆匆来汇报工作。老袁当时正准备吃早饭,为了不耽误事儿,就让人家坐旁边一起“欣赏”他干饭。那位官员一开始还寻思,大总统的早餐应该挺朴素吧?结果一瞧,嚯!桌子上堆了一大堆鸡蛋,还有粥和小菜啥的。心里还默默点了个赞,觉得袁大总统挺节俭。 可接下来的一幕,直接让他怀疑人生。只见袁世凯接过一个剥好的鸡蛋,一口下去少了三分之二,嚼都没嚼几下就咽了,剩下的那点也赶紧塞进嘴里。这吃相,用“狼吞虎咽”来形容都算客气的。更可怕的是,他以这种速度,一口气吃了二十个鸡蛋!注意啊,这还没开始吃粥和菜呢! 你以为这就完了?太天真了!这位汇报工作的官员还不知道,这仅仅是袁世凯的“第一波”早餐。在这之前的六点钟,人家已经先干掉了一大碗牛肉汤垫底了。你以为上午就消停了?并没有!十点钟还得加一顿“零食”——人参和鹿茸,而且是一大把一大把地嚼着吃!这哪是零食,简直是药罐子好吧? 中午十二点,正餐又来了:一只清蒸鸭子,外加四个足足四两重的大馒头。这鸭子可不是普通的鸭子,据说是袁家自己用鹿茸加上高粱米喂养的,那叫一个肥美。你猜怎么着?袁世凯自己就能把整只鸭子啃个精光!四个大馒头估计也就是个“添头”。 吃完午饭,稍微休息一个小时。下午四点,袁世凯还得陪着妻妾儿女们来个“下午茶”。这倒是学了点洋玩意儿,但他对西餐没啥兴趣,都是当天值日的姨太太们专门给他准备几道菜,当然,少不了的还是那四个大馒头。 下午五点,各种滋补品又安排上了:什么活络丹、海狗肾等等,都是大补的东西。晚上七点,才是真正丰盛的晚餐:猪蹄、羊肉、黄河鲤鱼、红烧肉,十几道菜摆满桌子。 你以为吃完晚饭就该睡觉了吧?袁世凯一般晚上九点上床休息,睡前还得来一碗人乳!为了这碗人乳,家里专门养了两个奶妈!这生活,简直就是古代皇帝的配置啊! 这么算下来,袁世凯一天至少吃七顿饭,有时候甚至能吃到十顿!而且他的餐具都比普通人的要大一号。难怪有人开玩笑说,他不是被政敌搞垮的,是被自己的胃给“撑”死的。 中国历代的皇帝虽然也讲究饮食营养,但在饭量上都是有所节制的,据说皇帝吃饭每道菜最多夹三下。可袁世凯倒好,他觉得“能吃才能干”,所以特别喜欢饭量大的人。他自己吃得多不说,吃得还快。有一次他请冯国璋吃饭,人家冯大总统斯斯文文地刚吃了两口面,袁世凯已经呼噜噜吃完连汤都喝干净了。据说他上嘴唇留着胡须,吃面容易沾汤,他都是直接用袖子一擦了事,也是够豪放的。 袁世凯57岁就暴毙而亡,关于死因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尿毒症,有人说是脑溢血,甚至有人说是撑死的。但不管是什么病,跟他长期暴饮暴食肯定脱不了干系。他登基的时候,挪动着他那一米五几、一百六十多斤的身躯,摇摇晃晃的样子,一看身体就已经是强弩之末了。 说实话,袁世凯这辈子,真有点成也“吃”,败也“吃”的感觉。他小时候家里条件就好,能吃,可能也为他后来在军营里打拼奠定了点身体基础。但当了高官,尤其是一把手之后,这种不加节制的饮食习惯,就成了健康的隐患。他迷信补品,觉得吃得多、吃得补就能长寿,结果反而适得其反。 你看他早上那十二个鸡蛋,一笼蒸蛋糕,一只清蒸鸭子,这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得多高啊!长期这么吃,再加上又不爱运动,不高血脂、不尿酸高才怪。他中午还要吃肥美的鸭子和四个大馒头,晚上更是大鱼大肉,睡前还要喝人乳,这完全是透支身体。 他那个年代的人,可能对健康饮食的观念比较薄弱,再加上袁世凯本身就有点迷信,信奉“食补”,就更加肆无忌惮了。而且,他的身份地位也让他更容易获得各种珍贵的食材和补品,更加剧了他饮食上的不均衡。 其实,从他的饮食习惯也能看出他的一些性格特点。比如,他吃饭狼吞虎咽,不拘小节,可能也反映了他军人出身的豪爽一面。但他对吃补品那么热衷,也暴露了他对死亡的恐惧和对权力的执念,想通过外力来延长自己的寿命,巩固自己的地位,结果却是南辕北辙。 你看他称帝前后的那段时间,身体已经明显不行了,但他还是想着通过这种方式来“冲喜”,结果加速了自己的灭亡。真是应了那句老话,病从口入啊! 咱们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也更注重健康饮食了。像袁世凯这种吃法,放在今天肯定是要被医生拉进“黑名单”的。所以说,历史人物的故事,也能给我们一些警示。你看他风光一时,最后却因为身体垮掉而加速失败,也挺让人唏嘘的。 话说回来,袁世凯这个人的是非功过,历史自有评说。但就他这个“吃”相,确实是挺有特点的一个侧面,也反映了他那个时代一些特有的社会现象和个人观念。
袁世凯身高不足160,从不锻炼,出门进门、上下楼都得靠轿子抬着,可胃口大得吓人!
司马槑谈过去
2025-10-08 15:32:40
0
阅读: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