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投资能否开启核能的新时代? 随着多个国家旨在通过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并推进

睿诚评世界 2025-10-06 19:52:21

私人投资能否开启核能的新时代? 随着多个国家旨在通过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并推进绿色转型来应对气候变化,许多国家正在重新审视一种长期被忽视的能源——核能。在核能成为许多国家能源规划的核心领域长达数十年之久后,几起重大核事故改变了公众对这种清洁能源的看法,随后一些国家多年暂停了相关开发工作。如今,随着研究显示只要有严格的监管机制,核能就是最安全的能源形式之一,我们看到了这种清洁能源的复兴。然而,其发展的一大限制因素是项目开发的高昂成本。 核电站的运行成本相对较低,但建设一座新的核电站和反应堆的成本却极高,需要数亿美元的资金来建成。许多政府通过公私合作的方式资助核能设施的开发,以减轻国家的财政负担。此外,私人投资者往往更愿意投资那些得到政府政治和财政支持的核项目,以此作为一种保障。 在过去的一年里,多家科技公司与核能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以便在相关项目启动后获取大量核能。这些公司旨在寻找一种更清洁的方式来为诸如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提供动力。这些技术的大规模应用预计将在未来几十年显著增加全球能源需求,而各国政府正越来越多地将这一责任转嫁给科技公司,要求它们寻找清洁能源来为自身运营供电,而非依赖现有的电网。 9 月,来自全球一些大型铀矿和核能企业的代表、核专家以及投资者齐聚一年一度的世界核协会(WNA)研讨会,共同探讨核投资的潜力。据摩根士丹利预测,到 2050 年,核产业链的投资额预计将从 2024 年的 1.5 万亿美元增加到 2.2 万亿美元。 许多投资者因项目开发过程中的不确定性而对投资核能持谨慎态度。新建核电站和反应堆的建设极其复杂,项目常常超出预算,并且开发时间往往比预期延长数年,比如英国的法国电力公司(EDF)的赛兹韦尔C 核电站项目就是如此。赛兹韦尔C 核电站的开发成本自最初提出以来几乎翻了一番,达到 519 亿美元,这将导致消费者支付更高的费用。这主要是由于近几十年来缺乏核能建设,导致新项目的开发成本高于中国等国家,因为中国项目的通常交付时间短且预算内完成。 一位投资者阿法·卡拉尼强调了近年来核能投资环境所发生的转变。她阐述了英国政府如何采取更为直接的方式来支持核能及相关技术初创企业,以吸引投资者。“监管方面的问题需要自己去解决。不再只是关于我们从何处获取资金的问题了。”卡拉尼说:“因为现在突然间,这已经变成了关乎国家安全、全球影响力以及全球主导地位的问题。”她补充道:“所有那些无法解决的问题突然之间都变得可以解决了,这对于核技术来说是非常令人兴奋的。” 国际能源署(IEA)于 2025 年发布的《核能新时代之路》报告探讨了推动新核能发展所依赖的新政策、项目、投资和技术进步。该报告指出,在快速增长的情景下,到 2030 年每年的投资额需要翻一番,达到 1200 亿美元。这意味着新核项目的大规模推进不能完全依赖公共资金。IEA 强调了降低融资成本以及吸引私人资本进入核能领域的必要性。 国际能源署署长法蒂赫·比罗尔强调称:“在迈向核能新时代的进程中,政府和企业仍需克服一些重大障碍,首先要确保新项目能够按时、按预算完成——同时在资金和供应链方面也要做到这一点。” 国际能源署还指出,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的引入有助于降低成本,并且在获得适当支持的情况下,到 2040 年,SMR 的安装容量有望达到 80吉瓦,占全球核能总容量的 10%。然而,该报告指出,该技术的成功以及推广的速度将取决于该行业能否在 2040 年之前将成本降低到与大型水电和海上风力发电项目类似的水平。 在多国政府的支持下,未来几十年内我们有望看到大规模的核电产能建设。然而,容量增长的规模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能否通过出台有利的政策和法规,以及吸引私人资金进入核电市场,以及能否通过公共资金投入新项目来实现这一目标。

0 阅读:0
睿诚评世界

睿诚评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