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中美贸易战虽然暂时停火了,但美国企业发现,以前那些中国大买家好像“一去不复返”了!就拿液化石油气来说,之前关税战升级时,7艘运往中国的美国货轮直接掉头去了东南亚。现在关税暂停了,按说该恢复了吧?结果大部分中国塑料厂宁愿买加拿大和中东的货,也不想再碰美国丙烷了。 2024年,美国丙烷对华日均出口量稳稳的31万桶,占他们总出口的近两成。这块儿市场对中国塑料行业来说,是关键原料来源,丙烷做成丙烯,塑料颗粒就源源不断出厂。结果2025年3月,美国那边宣布对华加征额外关税,中国马上对等回应,液化天然气15%、原油10%。虽说丙烷还没直接挨刀,但风声鹤唳,市场嗅到味儿不对。4月4日,中国正式对美国丙烷甩出125%关税大棒。这下子,全球LPG贸易格局立马乱套,美国对华出口占全球海运LPG的14%,一卡住,整个链条跟着抖。 美国企业现在才反应过来,中国买家可不是召之即来的备胎。贸易战那几年,中国企业早把供应链重新梳了一遍。加拿大天然气以稳定低价抢滩,中东货轮挤满华东港口,谁还回头赌美国政策的变脸游戏?市场用脚投票,比任何外交辞令都真实。 看看数据就明白这记重拳多狠。2024年美国丙烷日均31万桶的对华出口,占其总出口18%,这数字一夜之间蒸发。中国反制关税125%,不是赌气,是精准打击。美国中部页岩气厂商库存爆仓,股价应声跳水,全球LPG航运费率波动超过20%,连锁反应根本停不下来。 中国企业吃过亏,早就学聪明了。贸易战初期那七艘掉头货轮,成了商学院经典案例。现在塑料厂老板们喝着茶算账:加拿大丙烷运费省两成,中东合约一签三年,美国货?风险太高玩不起。供应链多元化不是口号,是活下去的盾牌。 华盛顿政客还在幻想“暂停关税就能回到过去”,可商业信任就像玻璃杯,摔碎了粘回去也有裂痕。中国去年进口丙烷总量反增5%,缺口全由非美渠道填补。美国生产商眼睁睁看着老客户牵手新伙伴,这种痛比关税数字更刺骨。 全球能源贸易正在重新洗牌。亚洲买家集体转向卡塔尔、澳大利亚签长单,欧洲加速对接北非气田。美国页岩气革命积攒的出口优势,被自家关税大棒砸出裂痕。地缘政治这盘棋,企业最先成为牺牲品。 那些以为中国市场会永远敞开的人,该醒醒了。125%关税背后,是中国制造业的底气升级。从丙烷到丙烯,从塑料颗粒到家电汽车,全产业链自主可控才是终极目标。这轮博弈早超越贸易逆顺差,上升到未来工业话语权之争。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中美贸易其实已经停止!”俄罗斯专家直言,如果中国先下决定不再与美国做买卖,美国
【2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