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一个中国女人回国过海关时突然被人拦住。工作人员一把翻开她的行李,掏出

地缘历史 2025-10-01 09:46:15

1957年,一个中国女人回国过海关时突然被人拦住。工作人员一把翻开她的行李,掏出一沓美元,她忙说:“这6800美元,给你们。”工作人员没理她,眼睛却盯上了2个小药瓶,女子的心一下提到了嗓子眼。   她叫林兰英,福建莆田人,出生在一个读书人家庭。   可在那个地方,女孩读书就是个笑话。她七岁那年,因为被家里拒绝上学,饿了三天三夜,才换来母亲一句“去吧”。   这不是任性,是倔。她从小就认准了一件事:女人不是只能嫁人,也能读书、能做事。   她一路念到了大学,进了协和大学的物理系,还留下来教了几年书。那时候她已经很厉害了,写教材、搞实验,年年考第一。   可她不满足,1948年申请到留美交换,就去了宾夕法尼亚州。   原本是读数学的,后来她发现祖国更需要的是实用的东西,她一咬牙,改学固体物理。   这一步,走得不容易。她是全校第一个中国人博士,还是个女的。   博士毕业后进了美国一家高科技公司,技术出色、工资连年涨,还拿了专利。   按理说,她可以留下来,过上舒服的日子。可她说:“我得回去,我的国家需要我。”   问题就出在这儿了。冷战正紧,美国哪容一个搞核心技术的中国人回国?   她找了各种理由,最后用了“母亲病重”这个说辞,才拿到回国许可。   那天她登机前,美国人突然拦住她,翻她的行李,拎出一沓6800美元的旅行支票。   她没慌,说:“这些钱给你们,别为难我。”可对方根本不看那沓钱,盯着她随身带的两个药瓶。   她手心出汗了。那不是药,是她用尽一切办法从实验室偷带出来的500克锗单晶和100克硅单晶。   这东西在1950年代的中国,几乎连听都没人听过,但在美国,是军工核心技术。   她知道,如果被发现,她这辈子都别想离开美国。   可奇迹出现了。工作人员上下打量她一番,最终没说什么,就让她走了。她坐在飞机上,两个瓶子紧紧抱在怀里,一句话都没说。   回国后,她第一时间把两个瓶子交给了中科院,说:“这是我带回来的,能用就赶紧用。”那年,她39岁。   那时候的实验室,堪称“破烂”。14平方米,几张桌子,两台炉子,一群人挤在里面搞实验。   她也不是领导,没有编制,连住处都借别人的。   可她不在乎,专心研究。那年,她带着团队拉出了中国第一根锗单晶。   第二年,又拉出第一根硅单晶。   这两根“晶体”,在当时的中国,是划时代的东西。没有它们,中国连收音机都造不出来,更别提导弹、卫星、集成电路。   她不是只满足于“第一”。1960年,她开始研究更复杂的材料——砷化镓、磷化镓。   实验中有一次炉子爆炸了,砷气飘了一屋子,有人当场昏倒。   她没退,一边急救同事,一边把数据记下来,说:“下次改炉子结构。”   1980年代,国际上还在讨论“能不能在太空长晶体”的时候,她已经带队用返回式卫星做实验了。   1987年,中国第一根太空培育的砷化镓单晶,就是她领导做出来的。那年,她69岁。   她不爱露脸,几乎没人知道她是“两弹一星”的技术支持者。   她也不爱说大话,别人问她为啥没结婚,她说:“结婚哪有研究材料有意思?”   1998年获奖那年,她已经80岁。有人问她是不是该歇一歇,她说:“我还想干十年。”   后来真的做了肺切除手术,她进手术室前只说了一句:“医生,你得让我多活十年,我还有事要干。”   她一直干到85岁,直到2003年那年春天,才安静地离开。   这一生,她没带回名利,只带回两个瓶子。而这两个瓶子,撑起了中国半导体的起点,成就了一个时代。

0 阅读:719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76

用户10xxx76

7
2025-10-01 10:42

这才是该追的星

行者

行者

5
2025-10-01 10:42

国之栋梁

看客

看客

3
2025-10-01 13:00

小编是什么意思?说我国科学家偷窃吗?

地缘历史

地缘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