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奇帆:“没有共同富裕,阶层就会固化。” 黄奇帆这句话点破了一个关乎国家命运的

罗普娱记 2025-10-01 08:29:16

黄奇帆:“没有共同富裕,阶层就会固化。” 黄奇帆这句话点破了一个关乎国家命运的大问题。当5%的人攥着80%的财富,而95%的人兜里没钱时,整个社会就再也转不动了。这种贫富悬殊的局面,正在把我们推向一个危险的深渊——阶层固化。 2024年的数据显示,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是农村居民的2.3倍,这还只是平均数。实际上,5%的高收入家庭掌握着全国80%的金融资产,而6亿中低收入人群的人均月收入还不到2000元。 这种差距有多可怕?举个例子,深圳一套学区房的价格能顶得上普通家庭200年的收入总和,年轻人辛辛苦苦干一辈子,连个厕所都买不起,这公平吗? 更要命的是,这种财富分配的畸形状态正在形成一个死循环。富人的钱花不完,只能往股市、房市砸,炒出一个个巨大的泡沫。 就拿2020年来说,深圳房价一年暴涨4.2%,有的小区房价甚至翻了一番。可这些泡沫总有破的一天,日本在1990年代就是前车之鉴。 当时日本房价崩盘,东京房价暴跌70%,无数家庭倾家荡产,经济陷入“失去的二十年”。咱们要是不警惕,同样的悲剧随时可能上演。 另一边,穷人手里没钱,根本不敢消费。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才28227元,其中食品支出就占了近30%。这意味着工厂生产的东西卖不出去,只能堆在仓库里。 2024年四季度,全国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只有76.4%,也就是说,超过四分之一的生产能力被闲置了。工厂没订单,就只能裁员、降薪,这又进一步压缩了消费,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这种阶层固化还体现在教育和医疗资源的分配上。在北京,重点小学的学区房单价超过20万元一平,普通家庭根本买不起,孩子只能去教学质量差的学校。 而在偏远地区,很多县连一所三甲医院都没有,老百姓得了大病只能往大城市挤,在医院走廊里打地铺。这种资源的巨大差距,让穷人的孩子很难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穷人的病也很难得到及时治疗,阶层之间的鸿沟只会越来越深。 更让人担忧的是,这种固化正在形成一种“世袭制”。清华大学2024届毕业生中,有85%去了重要领域的重点单位,而这些单位的招聘门槛越来越高,普通家庭的孩子很难挤进去。 相反,富人的孩子可以通过留学、人脉关系轻松获得好工作。这种现象在西方国家也很普遍,但咱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绝不能让这种情况发生。 要打破这个死循环,唯一的办法就是实现共同富裕。黄奇帆提出了三个关键路径:初次分配要提高劳动报酬比重,二次分配要加大税收调节力度,三次分配要鼓励慈善捐赠。 比如,咱们可以学习美国的经验,让社保基金更多地投资股市,让老百姓分享经济增长的红利。同时,要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降低税率,让富人多缴税,穷人少缴税。对于那些偷税漏税的人,要严厉打击,绝不能手软。 在二次分配方面,政府要加大对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的投入。比如,要在每个县至少建一所三甲医院,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好病。 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力度,让农村孩子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只有这样,才能打破阶层固化的壁垒,让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 三次分配也不能忽视。广州2024年的慈善捐赠总额达到13.86亿元,其中企业捐赠占了67%。这说明,很多企业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政府应该出台更多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捐赠,让慈善事业成为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 共同富裕不是杀富济贫,而是要让每个人都能公平地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充满活力,我们的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黄奇帆的警告,我们不能当作耳旁风。如果不采取行动,阶层固化的后果将不堪设想。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实现共同富裕而奋斗,让每个人都能过上有尊严、有希望的生活。

0 阅读:0
罗普娱记

罗普娱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