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5年10月1日起,美国将对厨柜、浴室柜征收50%关税,对软垫家具征收30%关税。特朗普还给了一个听起来非常“高大上”的理由:国家安全。 新政并非孤立举措,而是特朗普政府新一轮关税调整的组成部分。 与家具类产品一同被加征关税的,还有进口品牌或专利药品与境外生产的重型卡车,税率分别达到 100% 与 25%。 这些领域存在共性,美国劳工统计局数据显示,家具类产品所在的家居建材领域长期处于贸易逆差状态,美国本土早已不再大规模生产同类产品,市场供应高度依赖进口。 这种贸易结构成为政策出台的直接背景,特朗普在表态中暗示,加征关税是为保护本土产业,推动生产环节回流美国。 “国家安全” 的理由引发广泛讨论。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提出疑问,难以看出橱柜行业对国家安全存在关键影响。 美国商会的观点更具针对性,其指出美国前五大重型卡车进口来源国均为盟友或亲密伙伴,不存在安全威胁,而家具类产品的主要进口来源地同样以贸易伙伴为主。 即便存在争议,这一理由仍延续了此前的政策逻辑,今年早些时候,美国政府就已对卡车进口启动 “232 条款” 调查,将贸易问题与国家安全挂钩。 这种政策思路并非首次出现,4 月时特朗普就曾以国家紧急状态为由,宣布对多国征收基准关税,将贸易保护与安全保障绑定。 政策落地前,市场已出现波动迹象。美国劳工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 年 8 月美国市场家具价格同比上涨 4.7%,部分提前得知政策风向的经销商已开始调整进货节奏。 克利夫兰的床垫企业原本计划推出高端软包床头板,新政打乱了原有规划,企业需要重新评估成本与市场接受度。 零售端的担忧更为直接,美国零售联合会指出,厨柜、梳妆台等建材成本上升,会让 “拥有住房” 的成本增加,关税带来的不确定性让零售商难以制定长期规划。 这些反应折射出全球供应链的紧密关联,单一市场的政策调整会迅速传导至生产与消费环节。 企业与行业组织的应对已陆续展开。部分家具进口商开始与海外供应商协商价格,尝试分摊关税成本;也有企业加快考察美国本土的生产基地,评估回流可行性。 美国商会此前已针对重型卡车关税发出呼吁,随着家具类关税落地,更多行业协会可能加入沟通行列。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已宣布将快速审议特朗普政府征收多数关税的合法性,口头辩论定于 11 月首周进行,这为政策的最终走向留下变数。 政策背后的产业目标清晰可见。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曾明确表示,对药品加征关税的条件是企业在美国建立制药厂,家具与卡车领域的政策逻辑与此一致,均旨在通过关税压力促使生产环节回迁。 这种以政策引导产业布局的尝试,试图解决本土相关产业就业与产能不足的问题。 美国政府测算,若生产环节回流,相关制造业可能新增数万个就业岗位,这一预期成为政策推进的重要支撑。 从全球贸易视角看,新政是贸易政策调整的缩影。 数十年来美国曾致力于推动全球降低贸易壁垒,而当前的关税举措正在形成新的政策导向。 这种调整不仅影响进口来源国,也对美国本土企业造成考验,部分依赖进口零部件的制造商可能面临成本上升与供应不稳定的双重压力。 如何在保护本土产业与维持供应链稳定之间找到平衡,成为政策实施过程中需要应对的核心问题。 这场由家具关税引发的讨论,最终指向贸易与产业发展的深层关系。厨柜与软垫家具虽看似普通,却连接着全球生产网络与民生需求。 政策的出台与后续影响,展现了单一国家政策对全球产业链的影响,也让各方更清晰地认识到贸易合作的复杂性与重要性。无论最终效果如何,这场政策调整都为全球贸易与产业布局提供了新的观察样本。
从2025年10月1日起,美国将对厨柜、浴室柜征收50%关税,对软垫家具征收30
文人学社
2025-09-30 09:55:57
0
阅读: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