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招“国家安全”牌打得实在过于顺手,连浴室柜都能被包装成战略物资。回想2018年那场钢铁关税闹剧,美国中西部农机厂商集体抗议——他们买不到便宜钢材,拖拉机成本飙升30%,农民们开着上世纪的老旧拖拉机在国会大厦前抗议。所谓保护国家安全,反倒让美国农业装备落后了整整一代。 关税大棒挥向家具市场,受伤最深的竟是普通美国家庭。全美房地产经纪人协会数据显示,中等收入家庭装修预算的60%用于厨卫升级。现在这套组合拳下来,卫浴改造费用预计暴涨45%。那些盼了十年终于攒够钱翻新厨房的工薪阶层,眼睁睁看着梦想被关税击碎。 中国制造的智能镜究竟触动了美国哪根安全神经?莫非镜面反射会泄露军事机密?还是蓝牙连接能窃听五角大楼通话?这种荒诞剧情连《纸牌屋》编剧都不敢写。现实是,美国本土家具厂早在二十年前就转向高端定制市场,普通民用领域根本无力与中国供应链竞争。 看看沃尔玛货架就明白,中国家具占据主流市场靠的是实打实的性价比。同样功能的浴室柜,美国品牌售价往往翻倍,而普通民众需要的不过是耐用实惠的家居产品。所谓国家安全,成了打压正常贸易的万能挡箭牌。 更讽刺的是,这些关税最终都转嫁到消费者头上。波士顿咨询公司测算过,对家具征收25%关税会导致美国每个四口之家年均多支出370美元。这笔钱足以支付两个月的基础医疗保险,或者给学龄孩子买全年学习用品。 特朗普团队显然深谙选举经济学。将关税重点放在家具这类日常消费品,既能讨好传统制造业州,又让沿海精英阶层感受不到切肤之痛。可惜他们算漏了中产家庭的承受力——当装修贷款要多还五年,选票自然会说话。 还记得去年加拿大软木关税的结局吗?美国住建成本短期暴涨,35万建筑工人面临失业风险。最后政府悄悄发放了120亿美元补贴才平息事态。这次家具关税闹剧,恐怕又要重演这套拆东墙补西墙的戏码。 当口罩、注射器都被列入安全威胁清单,这套说辞已经沦为国际贸易领域的笑谈。日内瓦的贸易谈判代表私下调侃,白宫的安全担忧清单下次该不会包括筷子吧?毕竟两根木棍也能组成战略武器代号。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我们小区08年交的房,我们住都快17年,无意间发现,整栋楼竟然还有三家从未装修,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