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边盖了新楼,路也拓宽了,南边却几乎没动,不是不想动,是不能动。 红桥体育场就在那儿,1950年代的老建筑,政府明文保护,不能拆,不能遮,连窗户朝向都得讲究。 南边的居民抬头就能看见体育场的屋顶,这在城市更新里不是风景,是底线。 北边呢? 地铁10号线要过,安置房要建,地够宽,管线少,动起来自然顺。 可你别以为这是“偏心”,相反,这恰恰是更精细的治理——不是所有地方都该被推平重来。 我住在老城区,见过太多“焕然一新”后,邻里熟了却找不到地方唠嗑,孩子放学没地儿玩,老人买菜得走三站路。 红桥这波操作,没搞成千篇一律的玻璃幕墙小区,也没把老居民赶走,而是把地铁、新房、安置、保护全塞进了一张图里,还留了条看体育场的视线。 说白了,它没追求“看起来多现代”,而是问了句:人住得舒服吗? 记忆还在吗? 这种不动声色的克制,比大张旗鼓的改造更难得。 你家小区要是哪天突然说要拆,别急着骂,先看看是不是也有人在悄悄守着点什么——也许不是建筑,是日子。
北边盖了新楼,路也拓宽了,南边却几乎没动,不是不想动,是不能动。 红桥体育场就在
大气暖鱼鱼
2025-09-29 00:22:24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