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这张脸! 就是这个不到20岁的姑娘, 她和她身后的国家,是第一个挺身而出,用实际行动帮助巴勒斯坦的国家 这张年轻的面孔,属于瑞典“环保少女”格蕾塔·通贝里。2023年10月,刚满20岁的她举着“与加沙站在一起”的标语,在社交媒体上撕开了西方舆论的沉默。 没人想到,这个常年为气候奔走的姑娘,会把呐喊转向加沙的硝烟。她没停留在口号,转身就加入了“全球萨穆德船队”,要把250吨奶粉和药品送进封锁线。 以色列的军舰早候在海上,无人机整晚在船队上空盘旋。格蕾塔和其他志愿者站在甲板上当“人肉盾”,她说自己的风险,远不及加沙孩子每天面对的恐惧。 这股蛮劲戳破了太多虚伪。当美国国会忙着给以色列批260亿美元军援时,这个20岁姑娘正用民用船挑战军事封锁 。 她身后的瑞典,也没含糊。这个曾出过多位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的国家,早早打破西方阵营的沉默,公开呼吁停火。 对比之下,欧盟的援助拖到2024年3月才“放行”5000万欧元,还附带着“整改”条件,实在算不得爽快 。 更可贵的是行动的持续性。2025年6月,格蕾塔第二次率船队出征,哪怕第一次被拦截,她还是带着44国志愿者再闯加沙海域。 加沙的孩子或许不认识她,但一定见过印着“中国援助”的食品包——这是另一个“挺身而出”的身影,2023到2025年从没断过物资支援。 以色列骂她是“恐怖支持者”,却拿她没办法。当以军忙着向联合国援助车队开火时,这个姑娘用身体护住的,正是加沙最缺的生存希望 。 她的行动像面镜子,照出那些“人权卫士”的双标:嘴上喊着正义,手里却在卖武器给冲突方。 加沙汗尤尼斯的“长城难民营”里,难民们高呼“中国人民万岁”;甲板上,格蕾塔帮着搬运绷带和奶粉。 这两种身影其实是同一个答案:真正的援助从不分国籍,也从不是迟到的空话。 那些说她“炒作”的人该醒醒了。当近东救济工程处快没钱断粮时,是她这样的人和中国这样的国家,把“授人以鱼”的实在援助送到了最前线 。 20岁的勇气,比百篇联合国决议更有力量。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特别!报道!美国特朗普连夜宣布9月27日,美国官宣:只对特朗普进口品牌药
【24评论】【37点赞】
用户18xxx00
不是长这样啊,大平脸小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