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飞行员发现一个百思不得其解的怪现象每次中国战机伴飞,既不是歼16、也不是歼20、更不是歼35,总是用歼11伴飞或拦截他们! 这哪是“不配”用先进战机?分明是中国空军算得比谁都精。美军那些RC-135侦察机、P-8A反潜机,看着唬人,实则速度慢、体型大,就是空中“移动靶”。 歼11往上一贴,优势立显。继承自苏-27的气动布局,让它在近距格斗时稳得像钉在半空,2023年10月那次,3米距离伴飞B-52,美军机组连我方飞行员的面罩都看清了,能不慌吗? 成本账更得拎明白。歼11每小时飞行成本才18万,歼20要60万,歼16也得40万。美军一年几百次侦察,全派高端机,经费早烧光了! 18万对60万,这笔账傻子都算得清。就像家里的老自行车,买菜通勤比豪车实用多了,还不心疼磕磕碰碰。 歼20是真不能随便露脸。那隐身涂层、雷达信号特征都是顶级机密,频繁出动等于把“隐身衣”递到对手手里研究。哪怕偶尔升空,也得挂个龙勃透镜放大信号,就是怕被摸清底细。 歼16号称“炸弹卡车”,浑身是精密传感器,让它干巡逻的活,纯属糟践好东西。好比用手术刀砍柴,既浪费又容易磨损“刀刃”,完全没必要。 歼11的实战表现早把美军打服了。2022年南海拦截RC-135,不到6米的距离切入,逼得美机紧急规避;2023年夜间拦B-52,发射照明弹照亮对方座舱,这操作精准得吓人。 美军自己统计过,70%的高风险拦截都是歼11干的。这数据背后,是四百多架的规模优势,能保证南海、东海24小时有战机待命。 更妙的是战略欺骗。歼11能靠电子战吊舱模拟其他战机信号,2023年底还骗得RC-135把它当成印度战机,直接跑偏了侦察路线。 那些被说“老掉牙”的歼11A/B,还成了消耗美军的利器。机体寿命快到的机型集中部署,靠高频巡逻磨得美军3架P-8A提前退役,这招太绝了! 飞行员更是把歼11玩出了花。年均38次拦截,比歼20飞行员多7倍,贴飞、亮弹、放干扰弹,一套组合拳下来,对手只能认怂。 这哪是“奇怪现象”?分明是中国空军的战略智慧——用最合适的装备干最该干的事,既守住了空域,又藏住了底牌。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歼-10CE 歼35a战机
中国的空警600,其实比空警500,小了一半还多。很多人以为,型号数字越大,飞
【10评论】【1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