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超音速导弹都飞到家门口了,拦截系统还在算弹道?2024到2025这俩年,攻防对

寒鸦栖复惊 2025-09-27 23:53:12

高超音速导弹都飞到家门口了,拦截系统还在算弹道?2024到2025这俩年,攻防对抗彻底变了天。 俄罗斯“锆石”上舰,9马赫飙着跑,末端还能甩出±20g的机动,美军现役的SM-3拦不拦得住? 概率不到5%。 中国东风-27一发打出去,5000公里外目标,滑翔阶段乱变轨,帕帕罗直接在国会说:GMD系统根本接不住。 传统反导那套“预警—跟踪—发射”流程,现在像用座机追无人机,慢半拍都不止,是差好几秒命。 可盾也不傻。 关岛搞出个新玩法,不靠一个大雷达盯着一片天,而是把萨德拆成八个点,散着摆,配上标准-6、爱国者MSE,再拉上300千瓦激光炮,组网作战。 数据链串起来,哪边发现目标,哪边就打,打得准不准先不说,火力密度上来了。 白沙试验场那边,激光已经能在十公里外烧穿亚音速巡航导弹,下一步就是冲着3马赫去。 这不是修城墙,是织一张会动的网。 更狠的是脑子层面的较量。 DARPA搞了个AI-Intercept项目,让算法实时预判高超导弹下一秒往哪拐,把拦截弹最后制导时间压到两秒内。 咱这边航天科工二院也发论文了,用深度强化学习教滑翔体“躲雷达”,一边飞一边学对方雷达扫哪,自己规划最优突防路线。 现在不是比谁飞得快、打得准,是比谁的模型训得勤,数据喂得多。 说白了,矛和盾早就不拼硬件了。 拼的是整个系统的反应速度、协同能力和学习能力。 你刚优化完拦截策略,人家突防算法又迭代了。 这场仗,打得越来越像一场没有终点的“智能军备赛”。

0 阅读:2
寒鸦栖复惊

寒鸦栖复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