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重庆36岁光棍捡到个女婴,连忙抱回家,谁知,几年后,女孩的亲生父母找来,一把抱住女孩痛哭流涕,想要带女孩回家,但没想到女孩一句话震惊了众人! 邓和平生在重庆忠县凉水村一个穷苦农户家,1964年左右出生。家里条件差得要命,父母老了多病干不了活,弟弟智力有问题需要人照顾,妹妹身体弱常生病。他自己从小得支气管炎,干重活时咳得上气不接下气,只能靠打零工勉强糊口。村里人说他到36岁还单身,是因为家底太薄,没姑娘愿意嫁进来。他每天早出晚归,挑水砍柴喂猪,挣的那点钱全贴在家用上。1990年冬天,他赶完集市回家,路边草堆里传来婴儿哭声。他走近一看,是个刚出生没多久的女婴,裹着件破裙子,旁边纸条写着出生时间。他家已经穷成那样,本想不管,可想想这孩子扔那儿准活不成,就硬着头皮抱回了家。 一家子商量了半宿,父母叹气说负担重,弟弟妹妹也帮不上忙。可邓和平一咬牙,说就养吧,穷点也得给人条活路。从那天起,他给女婴取名邓雪凤,意思是雪地里飞出的凤凰,希望她以后出人头地。邓家没多余钱买奶粉,他就煮米汤兑水喂她,夜里起来哄睡,咳嗽着拍她后背。村里人议论说他傻,捡个拖油瓶更娶不上媳妇,他也不争辩,继续低头干活。邓雪凤小时候身体弱,动不动就发烧,他背着她走山路看郎中,路上颠簸得他肩头磨破皮。家里饭食简单,一碗粥加咸菜,他总把多点肉丝夹给她吃。这样的日子,一天天熬下来,邓家虽穷,但总算把孩子拉扯大了。 邓雪凤从小就知道自己不是亲生的,养父闲聊时提过那纸条的事。她没哭没闹,反而更懂事,早早帮着干家务,洗碗扫地样样来。邓和平教她识字,她学得快,每天下学回来先帮弟弟喂饭,再去灶台烧火。爷爷奶奶年纪大,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她给他们揉肩捶腿,端茶递水。家里人轮流教她功课,爷爷讲要好好念书走出大山,改变穷命。她听进去了,学习起来特别拼,每门课都争第一。村小老师夸她聪明,她回家报喜,全家挤在炕上分个苹果庆祝。邓和平看她进步,夜里咳醒了也觉得值。这样的教育,让邓雪凤不光成绩好,人也孝顺,家里谁病了,她第一個跑腿抓药。穷日子没把她压垮,反而让她更坚强。 几年过去,邓雪凤上小学了,家里负担更重。邓和平加班干活,支气管炎老犯,咳得吐血也不歇着。爷爷奶奶相继去世,先是奶奶病故,办完丧事爷爷觉得拖累大家,选择了上吊走人。妹妹长大后跟人跑了,家里一下子空荡荡,只剩邓和平和弟弟加上邓雪凤。邓和平醉酒时,对着父母遗像念叨家里的苦,她听着心酸,却知道多说没用,只能加倍干活分担。她一边念书一边帮手,捡柴做饭样样不落。高中时,她考上当地重点学校,老师推荐她继续深造。邓和平和弟弟省吃俭用,攒钱供她上学,从不让她操心学费。这样的坚持,让邓雪凤觉得恩情重如山,她暗下决心要出息,报答这个家。 转眼邓雪凤初中毕业,亲生父母突然找上门。那对夫妇当年因为穷扔了孩子,现在条件好了点,来认亲想接她走。他们家有钱有房,能给她更好生活。邓家人都知道这事,邓和平私下劝她去吧,说自己家穷,给不了她啥。邓雪凤摇头,坚持留在邓家。她从小在邓家长大,这里才是她的根。亲生父母来过几次,带礼物劝说,她每次都婉拒。邓和平听了她的决定,眼里闪泪光,一家子更团结了。从那以后,他们干活更卖力,攒钱让她上高中。邓雪凤也没松懈,学习照旧争先,家务也没少干。这样的选择,让村里人佩服,说她重恩义不图富贵。 高中三年,邓雪凤以优异成绩考上湖南师范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录取通知书到手那天,邓和平和弟弟喜极而泣,村里人上门道贺。她从小见家人病痛缠身,就想当医生治病救人。这专业正对她心意,她收拾行李进校,临走叮嘱养父多注意身体。大学里,她刻苦读书,课余打工补贴家用。性格开朗,很快就融入集体,参加活动时总积极带头。大三那年,养父病重,双肺气肿严重,感冒都能要命。她赶回家守着喂药,邓和平又劝她认亲生父母,她还是拒绝。回校后,她申请勤工俭学,老师帮她找了校内岗位,还给养父安排了杂役活。这样,她能继续学业,家里也能有点收入。 医药费还是大头,邓雪凤想办法筹钱。她报名了浙江卫视《中国梦想秀》,梦想是给养父做体检,凑点药费。节目前,她没跳过舞,专门跟同学老师学了一个月,手脚起泡也不停。2013年12月27日上台,她跳得虽生疏,但眼神亮堂,讲起故事全场安静。评委投票通过,主持人想捐10万,她婉拒,只拿节目奖金。钱到手,她带养父去医院检查,病情稳住了些。这样的回报,让邓家看到希望,她毕业后从医,边工作边照顾养父。日子虽不富裕,但总算安稳下来。
姑娘回家吧!就因为一巴掌,让女儿把房间让给侄子,重庆这姑娘16岁离家,整整十年
【229评论】【9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