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濮阳男子莫名其妙收到1300元的转账,怕出什么问题的他选择了报警,不等民警那边传来消息,男子就收到了催收电话,对方称其在某APP贷了1300元,今天要还2430元,男子以为是诈骗电话直接挂了,次日又收到电话,对方称今天连本带息要还3731元,男子意识到不妙再次报警。 一笔1300元的款项,毫无征兆地出现在了,河南濮阳杜先生的账户里,这可不是什么好运,而是一场噩梦的开端。 这笔钱来自一个叫杨爽的陌生人,四天后也就是9月11日,催收电话就来了,张口就要他还2430元,杜先生一头雾水,自己根本不记得申请过什么借款,他还没反应过来,第二天还款额就飙升到了3731元。 对方声称这笔所谓的借款,期限只有短短5天,从法律上讲这份“债务”根本就不成立,借钱得你情我愿,双方都同意才行,单方面把钱打过来,就想强加一笔债务? 这在法律上是行不通的,更别提那高得吓人的利息了,几天时间就翻了一倍多,这已经远远超出了高利贷的范畴,完全不受法律保护。 我国法律规定得很清楚,利率上限不能超过LPR的四倍,杜先生怀疑自己的个人信息被泄露了,他的处理方式非常正确,立刻联系银行然后报警。 他账户里的1300块钱,至今分文未动,催收方自称是“5秒速借”,可这个平台在任何应用市场都找不到,像个”幽灵“。 催收电话一个来自河北唐山,另一个来自浙江衢州,这显然不是什么正规公司,他们的手段极其恶劣,密集地电话骚扰杜先生和他的亲友,嘴里全是辱骂和威胁,叫嚣着要“轰炸通讯录”。 当澎湃新闻的记者介入调查时,对方甚至毫无顾忌地承认,自己就是搞高利贷的,还反过来威胁记者。 这种行为已经不是简单的催收了,虚构债务并用威胁手段索要钱财,这涉嫌敲诈勒索,持续骚扰恐吓,则可能构成寻衅滋事。 杜先生账户里多出来的1300元,确实有返还的义务,但这正是骗局最精巧的地方,他们就等着你“还款”,好把这笔虚构的债务坐实。 濮阳警方的建议非常关键,暂时不要退还,这一下就切断了骗子的后路,杜先生的法律义务很简单,只需向能证明这笔钱所有权的合法主人,返还1300元本金。 至于利息一分都不用给,如果调查发现这笔钱本身就是赃款,那更简单,上缴国库就行了,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不明链接不要点,遇到这种“天降之财”,第一时间要找警察,而不是向骗子妥协。
河南濮阳,一男子账户突然收到1300元转账,4天后,他接到催收电话,对方说他在某
【76评论】【6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