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中俄免签政策刚出来时,多数人就当刷到条普通新闻,划过去就忘了。 可到 2025 年 9 月政策全面铺开,场面直接超出所有人预料吉林珲春口岸最明显,免签试行第一天,入境的俄罗斯游客就破了 1000 人,比去年同期多了一倍还不止。 大厅里全是热闹劲儿,民警用俄语喊着 “别着急,慢慢排”,游客举着手机拍通关流程,连旁边超市的俄罗斯紫皮糖都被抢得要补货。 不止珲春,昆明长水机场凌晨就迎来免签旅客,有个俄罗斯大叔办完手续才花 2 分钟,笑着说 “比在国内坐飞机还快”;绥芬河口岸更夸张,零下 5 度的早上,跨境巴士 15 分钟一班,照样满座。 咱把政策说明白:从 2025 年 9 月到 2026 年 9 月,俄罗斯人拿普通护照来中国,不管是旅游、做生意还是走亲戚,30 天内不用办签证,飞机、汽车、轮船随便选口岸。 这政策一落地,莫斯科到北京的机票搜索量直接涨了 4 倍,暑期来中国的俄罗斯订单也翻了一倍半,北京、三亚、哈尔滨成了他们最爱去的地方谁能想到去年的 “小消息”,今年能火成这样? 有人说这是 “后果”,可边境老板们的钱包最诚实。珲春街上的饭馆、超市全换了中俄双语招牌,老板们都学会了几句俄语:“您好”“便宜点”“要不要打包”,连烤肉店招服务员都要求 “会用翻译软件点单”,三个朝鲜族大姐一周就把俄语菜单背熟了。 酒店更是忙疯了。以前淡季 200 块能住四星,现在前台直接贴 “会俄语优先” 的招聘,月薪开到 1 万 2 还包吃住,照样没人来因为都去赚更轻松的钱了。 有俄罗斯小姐姐在珲春仓库直播卖套娃,一小时就卖 300 个;朝鲜族奶奶做的刺绣抱枕,后台全是 “要写俄文祝福” 的订单。这哪是 “后果”?明明是给普通人送了个赚钱的机会。 以前办签证有多麻烦?俄罗斯留学生伊格里最有体会:去年想带爸妈来中国,跑了三趟大使馆才办齐手续。现在免签了,他立马订了去杭州的机票,要带爸妈看西湖、吃龙井虾仁。 还有更暖的事,绥芬河有个河北小伙张晓明,和俄罗斯姑娘卡佳认识 3 天就领证,全程花了不到 8000 块,比内地不少地方的彩礼钱少太多。 这种亲近是相互的。黑河早市上,俄罗斯阿姨拖着行李箱买豆腐脑,中国摊主会主动问 “要加糖不”;防川村的广场上,俄罗斯大叔跟着跳朝鲜族长鼓舞,中国小孩举着手机拍抖音,配文 “三国交界一起嗨”。 以前总说 “大国交往靠民间”,现在才明白把签证这个 “门槛” 拆了,老百姓自然能处成一家人。 有人担心:“免签会不会乱?” 其实根本不用怕,口岸早有准备。珲春专门开了 “免签通道”,通关时间从 40 分钟缩到 15 分钟;昆明机场装了多语种机器,扫个码就能打入境卡;还有个 24 小时的 12367 热线,俄语客服随时能接通,游客有问题马上能解决。 这背后其实是实力撑着。去年中俄贸易额都到 2400 多亿美元了,俄罗斯缺的衣服、日用品,中国缺的能源,本来就互补。 现在免签了,俄罗斯采购商能随时来中国看货,中国商家也能去俄罗斯找生意。深圳有个做跨境生意的老板说:“以前谈合作要等半个月签证,现在飞过去当面聊,订单签得快多了。” 敢开放,就是知道能接住这波好处。 别以为免签就只关乎逛街买东西,这里面的门道更重要。俄罗斯那边说,这政策能让来中国的游客多 20%-30%,还能带动医疗、教育这些领域的交流比如有俄罗斯老人来中国看中医,也有中国学生去俄罗斯学艺术。 更关键的是现在国际环境复杂,中俄这么做,其实是告诉大家:大国之间不只有吵架、博弈,还能放下戒备,打开大门让老百姓走动。 你想啊,全世界能做到互免签证的大国没几个,中俄这波操作,就像给大家看:两国关系好不好,别听那些空话,看老百姓能不能说走就走、生意能不能顺畅做,这才是最实在的。 说到底,那些被说成 “严重后果” 的事,全是开放带来的好处。从珲春口岸的长队,到街头的双语招牌;从跨国情侣的结婚证,到仓库里打包的包裹,每一处热闹都在说:国与国相处,最好的方式就是让老百姓得实惠、心更近。 普京也说了,俄罗斯会对等免签,以后咱们去贝加尔湖看蓝冰、去红场打卡,也能 “说走就走”。说不定再过阵子,跨境高铁还能提速,到时候早上在珲春吃豆腐脑,中午就能在俄罗斯吃帝王蟹。 参考信源;免签政策实施首周 俄预订赴华机票数量激增 2025-09-26 14:40·参考消息
德国垮了,法国崩了,英国也开始游行了!欧洲出了什么问题?俄罗斯为什么仍然很稳?一
【1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