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天塌了!黄仁勋没想到中国居然把事情做的这么绝。   9月15日,中国市场监

地缘历史 2025-09-27 11:45:49

英伟达天塌了!黄仁勋没想到中国居然把事情做的这么绝。   9月15日,中国市场监管总局对英伟达的反垄断调查公开落地。   这一刻,黄仁勋可能还在回味他8月访华时的热情接待,还在盘算能否靠一个“特供版”H20芯片继续撑住中国市场的半壁江山。   他没想到,中国会这么快就出手,而且出手如此坚决。   事情的转折其实早就埋下了伏笔。2020年,英伟达以69亿美元收购以色列芯片公司迈络思时曾对中国监管部门作出一系列承诺。   结果几年过去,不仅承诺未兑现,反而在捆绑销售、价格歧视、供应倾斜等方面越走越远。   2022年起,一句“遵守美国出口管制”,成了对中国市场的免战牌。把承诺当儿戏,把规则当儿戏,以为中国不会真的动手。   今年4月,特朗普政府禁止英伟达H20芯片对华出口,英伟达短短几个月内就损失了45亿美元的资产,还搭上了未来可能高达80亿美元的潜在收益。   黄仁勋看得清楚,中国市场关不上,但美国的命令不能不听。于是,他选择了一个最糟糕的选项:拿一个缩水版的H20芯片来糊弄中国。   可中国用户不是瞎子。H20的“性能阉割”早就引发质疑,只有H100的两三成性能,价格却几乎原封不动。   更离谱的是,9月初传出H20芯片存在“后门”风险,虽然英伟达否认,但中国企业不再信任。当安全问题和性能问题叠加,黄仁勋一手好牌,彻底打烂。   阿里、腾讯、字节跳动等头部企业集体拒绝下单RTX6000D芯片,等于正式宣判“特供版”战略死亡。   英伟达拿不出诚意,中国市场也不再容忍。   与此同时,国家发改委推动的新一轮能耗标准,等于对高功耗、不合规的外资芯片打出“请勿入内”的警告牌。   从监管到市场,从政策到舆论,英伟达正遭遇全方位围剿。   中国不是没有选择。华为昇腾910B的性能已经逼近H20,价格低了将近四分之一。   百度、腾讯等企业的订单正在加速转向国产芯片。   2025年8月,华为昇腾的订单暴涨了300%,寒武纪的上半年盈利暴涨了近44倍。   这场博弈的本质早已不只是商业问题。美国想用技术封锁拖慢中国AI的发展节奏,却反而激发了中国芯片产业的自我进化。   2025年,中国算力全球占比首次超过美国,达到41%。   英伟达低估了中国的技术韧性,更低估了中国在关键技术上的战略定力。   黄仁勋当然知道问题在哪。他在公开场合一再批评美国的出口限制“短视”“失败”,承认英伟达因禁令损失惨重,也承认中国市场“独一无二”。   但话说得再好,动作却永远慢半拍。   他说要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却明确不转移核心技术IP;他说要为中国市场开发新产品,却仍然坚持从美国生产、美国审批、美国定价。这不是合作,这是控制。   更荒唐的是,在H20芯片的出口许可中,英伟达还需将中国市场销售额的15%上缴美国财政部。这被称为“保护费”。   中国客户买英伟达的芯片,不仅要多付钱,还得替英伟达交份子钱给美国政府。   这是明码标价的“政治税”,是对中国市场的公开羞辱。   英伟达能不能熬过这场风暴?从财务上看,它还撑得住。即便中国市场只剩一半份额,英伟达依旧是AI芯片的全球霸主。   但问题是,霸主的地位是在信任中建立的,一旦信任崩塌,帝国就会坍塌。   9月15日当天,英伟达股价下跌2.23%。这不是市场对中国政策的恐慌,而是对英伟达策略的质疑。   一个靠中国市场撑起13%营收的公司,却在关键时刻选择了美国的政治指令。这不是两难选择,这是自毁根基。   黄仁勋曾自豪于中国市场的忠诚用户群体。   英伟达的GPU一度是中国AI创业最倚重的算力引擎。可如今,那些曾经的忠诚者正在用脚投票。   他们不再等,不再信,不再买。英伟达的“特供策略”已经被视为耻辱标签,而非诚意表达。   中国正在以行动回应英伟达的傲慢。一次反垄断调查,一轮舆论反扑,一波国产替代浪潮,足以让英伟达明白:市场不是施舍,是平等交易;合作不是施压,是利益共赢。   中国市场可以容纳全球最强企业,但不会容忍最强企业的轻视与背叛。   未来的芯片格局不会只有一个王者。   当中国的AI芯片国产化率在两年内冲上80%,当产业链上下游逐步形成闭环,当信任和自主变成新的“硬通货”,英伟达将不再是不可替代的那个名字。   它曾是中国AI崛起的助力者,如今却可能成为被历史淘汰的见证者。

0 阅读:61

猜你喜欢

地缘历史

地缘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