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太大了!”9月23日报道,北京,10多天大的女婴突然便血,月嫂却说是“假性例

霁雾阙任 2025-09-26 18:52:11

“心太大了!”9月23日报道,北京,10多天大的女婴突然便血,月嫂却说是“假性例假”,奶奶不放心,带着孩子到医院一看,发现女婴患上结肠炎、肝功能损害、病理性黄疸等疾病,需要立即住院,宝爸越想越气,将月嫂告上法庭,要求赔偿孩子的医疗费、误工费等90357元,法院竟然这样判!     赵先生家的小女儿小名叫“阳阳”,顺产生下来,哭声响亮,医生检查也说各项指标都正常,看起来非常健康。     赵先生和妻子都是第一次当爸妈,对新生儿一窍不通:从奶量多少合适,到肚子胀气、便便颜色都充满了疑问。     为了让妻子产后恢复顺利,也让宝宝有人专业照料,他们特意花从家政公司请了月嫂杨阿姨。     合同里写得很清楚:月嫂有5年的护理经验,能处理新生儿常见问题,包括喂养、换尿布、肚子胀气、哭闹安抚、夜间护理等。     当时夫妻俩一边签合同,一边暗自盘算:“虽然价格不便宜,但至少放心。”     杨阿姨到家第一天,就拿出一整套护理用品,仔细查看宝宝的小床、尿布、奶瓶,还耐心给产妇讲如何拍嗝、抚触宝宝。     她动作娴熟,换尿布快得像流水线,喂奶也能精准掌握宝宝吃奶量和节奏。     那几天,每次宝宝哭闹,夫妻俩都不再慌张,杨阿姨会安慰他们:“别急,小孩子哭是正常现象,先检查尿布、奶量和肚子,再拍嗝。”     她还会提醒注意宝宝体温、大小便情况,甚至叮嘱产妇自己要按时休息和补充营养。     赵先生夫妻俩心里暗暗庆幸:“这钱花得值。”     整个家庭生活节奏也慢慢调整过来:晚上宝宝哭,杨阿姨会轻轻抱起安抚,教父母如何观察宝宝情绪。     白天,她还会教妈妈做产后简单运动,让身体恢复更快。夫妻俩渐渐放下了紧张,开始享受陪伴新生儿的时光。     某天上午9点多,杨阿姨发现宝宝的尿布上有血色,孩子妈妈刚生完,身体还很虚弱,一下子慌了神。     杨阿姨却很肯定地说:“没事,女宝宝都有假性例假,这是妈妈体内激素影响,过两天就好了。”     夫妻俩没照顾新生儿的经验,只好暂时相信她的话。     不过孩子奶奶觉得不对劲:“假性例假通常只是阴道流点血丝,这血是混在大便里,颜色也不对。”     到下午3点,尿布上的血还没消失,奶奶忍不住和月嫂争执,妈妈也说:“要不留个样本去医院看看?”     杨阿姨还是坚持“没事,再等等看”。     最终奶奶不放心,抱着孩子就往儿童医院赶。     一到医院,医生直接安排紧急检查,包括粪便常规、腹部超声等。     检查结果出来后,全家傻了眼:孩子根本不是假性例假,而是新生儿结肠炎,同时伴有肝功能异常、贫血和病理性黄疸,必须马上住院治疗。     医生解释,新生儿便血可能涉及肠道炎症、凝血异常等多种严重疾病,如果耽误治疗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     孩子在新生儿监护室住了半个多月,医疗费花了三万多。     赵先生越想越气,找月嫂和家政公司理论。     杨阿姨辩称:“我不是医生,哪能什么都懂。”     家政公司则说,月嫂只负责护理,没有诊断义务。     赵先生气得不行,把服务合同、监控视频、诊断证明、医疗票据全都收集好,把月嫂和公司一起告上法庭,索赔医疗费和误工费共计90357元。     庭审中,双方争得很激烈。     月嫂说孩子生病可能是奶粉过敏或家人操作不当,跟自己没关系。     赵先生则拿出监控证明,指出月嫂不仅误判病情,还曾把放置了四小时的母乳喂给孩子,存在喂养不当的问题。     法院审理后明确指出:月嫂虽然不是医生,但作为经过专业培训的母婴护理人员,及时发现异常并提醒就医是基本职责。     杨阿姨的误判延误了早期干预,家政公司也没有尽到监管责任,两者都有过错。     但家长作为法定监护人,也不能完全依赖月嫂,自身也有监护义务。     最终判决:月嫂赔偿20000元,家政公司退还服务费10000元。     网友普遍觉得判得合理,“月嫂的核心价值是当‘健康吹哨人’,连异常都看不出来,凭什么拿高薪?”     也有人吐槽:“现在金牌月嫂水分太大,证书不等于专业能力。”     对此你怎么看?     信源:极目新闻

0 阅读:110

猜你喜欢

霁雾阙任

霁雾阙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