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贝1.8万人“参战”,这仗到底该不该打? 9月11日,西贝和罗永浩的“预制菜之

硬仔爱娱乐 2025-09-26 16:06:50

西贝1.8万人“参战”,这仗到底该不该打? 9月11日,西贝和罗永浩的“预制菜之争”直接霸占了热搜。事情起因很简单,罗永浩去西贝吃了顿饭,吃完直接在社交平台吐槽:“几乎全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太恶心了!”这话一出,网友瞬间炸锅,有人支持罗永浩“敢说真话”,也有人觉得他“太较真,餐饮业哪有完全不用预制菜的”。 西贝这边反应更快。先是创始人贾国龙跳出来,连用三个“一定”表态:“我们一定会起诉罗永浩!”接着,西贝全国370家门店连夜召开“1.8万名伙伴跟罗永浩之战”动员大会,还开放后厨让顾客参观,甚至上线了“罗永浩菜单”——你点他吃过的菜,不好吃直接退单。这波操作,像极了被激怒的斗士,摆出一副“不争馒头争口气”的架势。 但仔细想想,这场“战争”真的只是“预制菜有没有”的问题吗?罗永浩的核心诉求其实很简单:消费者有知情权。他举了个例子:“吉野家、乡村基用预制菜,大家能接受,因为价格亲民。但我花人均一两百吃西贝,结果吃的是预制菜,这合理吗?”这话戳中了多少人的痛点?我们去餐厅吃饭,图的不就是个“现做现吃”的新鲜劲儿?如果花了大价钱,吃的却是工厂出来的半成品,换谁都得心里犯嘀咕。 西贝的委屈也不是没道理。贾国龙说:“我们用的是中央厨房预加工,不是预制菜。”按国家2024年发布的《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预制菜得是“成品”,而西贝的菜大多是半成品,最后一步在门店完成。但问题在于,消费者哪分得清“预加工”和“预制菜”的区别?大家只知道,自己吃的是不是“现炒的”,是不是“新鲜的”。西贝的回应越专业,消费者越觉得“你在跟我玩文字游戏”。 更关键的是,这场争论暴露了餐饮行业的深层矛盾:成本、效率与透明度的博弈。西贝用中央厨房,是为了保证菜品标准化和出餐效率;罗永浩吐槽,是为了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两者都没错,但错在“信息不对称”。如果西贝能提前告知消费者“哪些菜是预加工,哪些是现做”,或许就不会有这场风波。毕竟,消费者要的不是“绝对不用预制菜”,而是“不被欺骗的权利”。 现在,西贝的1.8万员工已经“参战”,罗永浩也放话“准备好了”。但这场仗,真的能分出胜负吗?或许,比起“谁对谁错”,我们更该思考:餐饮企业该如何平衡效率与透明度?消费者又该如何理性看待预制菜?毕竟,吃饭是件开心的事,别让一场争论,毁了大家的好心情。 你觉得西贝该不该回应罗永浩?餐饮企业该不该明确标注预制菜?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吧!

0 阅读:0
硬仔爱娱乐

硬仔爱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