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海野生动物园站和山东博物馆门口接连曝出“空瓶水”丑闻——有老人捡废弃空瓶

硬仔爱娱乐 2025-09-26 16:06:46

最近,上海野生动物园站和山东博物馆门口接连曝出“空瓶水”丑闻——有老人捡废弃空瓶灌自来水,冒充矿泉水卖给游客。有游客喝完当场吐了,说水里有股怪味;还有人发现瓶盖拧着像纸糊的,瓶身全是划痕,甚至能摸到瓶底的凹陷。更离谱的是,上海那位七十多岁的摊贩大爷,被执法人员劝阻时直接躺地上打滚,嘴里还嚷嚷“我老糊涂了,你们别欺负我”;山东博物馆门口的阿姨更绝,被城管撵了五次,第六次还提着保温箱往人群里钻,边走边喊“矿泉水两块钱一瓶,比超市还便宜”。 这事儿最扎心的,是“信任崩塌”的刺痛感。谁出门玩没个口渴的时候?看到老人摆摊卖水,第一反应肯定是“大爷不容易,买瓶水帮帮忙”。结果呢?花着和超市一样的钱,喝进去的可能是没过滤的自来水,瓶子里还可能藏着细菌。有位游客在山东博物馆门口喝完水,半夜肚子疼得直打滚,送去医院才发现是急性肠胃炎,医生问“最近吃了什么”,他才想起来那瓶“矿泉水”味道不对。更讽刺的是,上海那位大爷长期在景区门口摆摊,附近摊贩早就提醒过游客“别买他的水”,可还是有不少人上当——有人觉得“老人可怜,买一瓶算了”,有人想着“两块钱也不贵”,结果全成了“大冤种”。 咱们得直面一个现实:这些摊贩的行为,早就不是“谋生手段”,而是“坑人套路”。正规矿泉水厂,从水源到灌装再到运输,每个环节都有严格标准。而这些老人用的空瓶子,可能是从垃圾桶里捡的,也可能是从其他摊贩那低价收的,灌水时连基本的过滤消毒都没有。有位游客发现,自己买的“矿泉水”瓶盖上有好几处坑洼,瓶底都变形了——这哪是“不小心”的磨损?分明是反复灌装、暴力运输留下的痕迹。更关键的是,这种行为一旦形成“产业链”,比如有人专门收空瓶、有人负责灌装、有人负责摆摊,就会变成系统性坑骗。景区门口人来人往,游客流动性大,就算有人发现水有问题,也很难再回来维权——这不就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套路吗? 不过话说回来,咱们也不能光骂摊贩“黑心”。上海那位大爷长期摆摊,执法人员来了就撒泼,山东的阿姨被撵了多次还“坚守岗位”,背后是不是也有无奈?比如,有些老人可能没有稳定收入来源,子女不在身边,摆摊卖水成了唯一的经济支撑;又或者,他们觉得“自己年纪大了,执法人员不会真罚”,所以有恃无恐。但问题是,谋生不能成为伤害他人的理由。如果真的生活困难,完全可以摆摊卖正规商品,或者通过社区帮扶、申请低保等正规渠道解决,而不是用这种“坑一个算一个”的方式。 说到底,景区门口的“空瓶水”事件,暴露的是两个问题:一是部分摊贩为了利益,连最基本的道德底线都不要了;二是景区管理和执法还存在漏洞。据统计,去年全国景区因“三无产品”引发的投诉中,30%涉及食品和饮用水安全。上海某景区去年就曾因“空瓶水”事件被媒体曝光,当时执法人员只是口头警告,结果摊贩第二天又回来了。咱们作为游客,出门玩的时候一定要多留个心眼——买水先看瓶身是否完整,拧瓶盖有没有阻力,尽量去正规便利店买。同时,也希望景区能加强巡查,对这种“空瓶水”摊贩零容忍,该罚款罚款,该取缔取缔。毕竟,谁都不想出去玩一趟,结果因为一瓶“假矿泉水”坏了心情,甚至伤了身体。 最后想问大家:如果你遇到这种“空瓶水”摊贩,会选择直接拆穿,还是默默走开?或者你觉得景区该怎么管,才能彻底杜绝这种现象?评论区聊聊,咱们一起吐槽,也一起想想办法!上海动物园井

0 阅读:0
硬仔爱娱乐

硬仔爱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