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23 号央视军事节目一抛出 “核动力” 这仨字,算是把下一艘航母的底牌给亮透了,这消息一出来,军迷圈里直接炸了锅 —— 但说真的,这压根不是突然冒出来的惊喜,而是咱们攒了十几年家底,水到渠成的必然结果。 想想当年,辽宁舰刚入列的时候,多少人还在感慨 “终于有航母了”,那会儿它更像个 “启蒙老师”,让咱们摸透了航母的构造、甲板调度、舰载机协同这些基础活儿,算是彻底告别了 “无航母时代” 的焦虑。 紧接着山东舰下水,这可是咱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国产航母,从舰体结构到动力系统全是自己的技术,这一步直接把 “会不会造” 的问题给解决了,等于在航母建造的考卷上拿了及格分。 真正的飞跃是福建舰,电磁弹射器一装上去,直接把咱们拉到了世界航母技术的第一梯队。 要知道,电磁弹射比传统的蒸汽弹射效率高得多,舰载机出动架次翻番,还能适配更重的预警机、更轻的无人机,可这玩意儿有个 “电老虎” 的毛病 —— 耗电量大得惊人。 常规动力航母靠燃油发电,根本撑不起这种高强度的电力需求,这时候核动力的必要性就摆上了台面:既然电磁弹射这把 “尖刀” 已经磨好了,就得配个能持续供能的 “发动机”,不然再好的装备也发挥不出威力。 再说咱们的核动力技术底子,早就不是白纸一张了。核潜艇列装这么多年,核反应堆的小型化、可靠性都经过了深海的考验,虽然航母用的反应堆功率更大、要求更高,但基础原理和核心技术是相通的。 这些年咱们在民用核电领域也攒了不少经验,华龙一号、国和一号这些技术不断迭代,等于给航母核动力做了扎实的技术储备。 可以说,从反应堆设计到安全控制,从材料工艺到维护保障,该踩的坑、该攒的经验,咱们早都一一落实了。 为啥现在非得搞核动力?说白了,咱们早过了 “在家门口守着” 的阶段了。 现在咱们的海外贸易航线、能源通道遍布全球,需要海军能走得远、站得住,常规动力航母带着一堆补给舰出门,续航顶多几千海里,远海部署撑不了多久,碰到突发情况更是捉襟见肘。 核动力就不一样了,一次换料能跑几十万海里,几乎相当于无限续航,航母战斗群能长时间在太平洋、印度洋这些远海区域巡航,舰载机想飞多少次就飞多少次,这才是 “远洋硬刚” 的真本事 —— 不是为了惹事,但必须有能镇住事儿的实力。 看看那些西方国家,要么核动力航母建了几十年还问题百出,要么干脆放弃远洋战力缩在家里,而咱们从辽宁舰到核动力的三步走,每一步都踩得稳稳当当。 这哪是 “突然爆发”,分明是憋着劲儿做足了准备,等的就是这一刻。 以前人家总说 “中国航母不行”,现在核动力的旗子一立,等于用实力回应了所有质疑。 说到底,核动力航母这张牌亮出来,不光是多了一艘大船,更是咱们海军从 “近海防御” 转向 “远洋护卫” 的底气证明。这股子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劲儿,是不是比急着炫耀更靠谱?你们觉得下一艘核动力航母还会带来啥惊喜?
在“福建”号航母成为世界首次使用电磁弹射器完成五代机弹射后,外国军迷貌似眼神都变
【8评论】【2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