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天直达欧洲!“中欧北极快航”9月22日开通。开通以后,欧洲受益,但波兰、立陶宛、捷克就只能站在旁边看了。 以前从中国发往欧洲的货轮,走苏伊士运河那条老路,动不动就得四十多天才能到,遇上运河拥堵或者海盗风险,耽误个十天半月都是常事。现在倒好,改道往北走,穿白令海峡、闯北极圈,十八天就能稳稳靠岸,光燃油成本就直接降了 30%,这账算下来,不管是中国的外贸企业还是欧洲的进口商,都得偷着乐。 这航线的优势可不是吹的,以前货轮绕远路,不仅耗时间,还得掏苏伊士运河的高额过路费,一趟下来成本压得人喘不过气。 现在北极航线一打通,相当于把 “绕远路” 变成了 “抄近道”,而且北极圈附近没什么海盗,航道也没那么多船舶挤着,准点率比以前高太多。 就拿中国的家电、电子产品来说,以前运到欧洲得等一个多月,经销商得压着大量库存; 现在十八天就能到,库存周转快了,资金流动也活了,欧洲老百姓买这些东西,说不定价格还能更实惠点。 欧洲的汽车零部件、精密仪器要运到中国,也能搭上这趟快车,产业链响应速度直接提上来一个档次,这对依赖进出口的欧洲经济体来说,简直是送上门的红利。 可偏偏波兰、立陶宛、捷克这几个东欧国家,只能站在旁边干瞪眼。倒不是说航线故意绕开他们,实在是地理位置和自己的操作把路堵死了。 这三国以前总想着靠中欧班列的陆上通道蹭红利,或者依托波罗的海的港口分杯羹,可北极快航的终点主要是西欧和北欧的核心港口,比如德国汉堡、荷兰鹿特丹这些地方,离他们的国土远得很,货物到了欧洲再往东欧运,反而不如走传统陆路划算,自然沾不上这 “十八天直达” 的光。 更关键的是,这几个国家前些年总跟着别人起哄,一会儿在供应链上喊着 “脱钩”,一会儿又搞些针对中欧合作的小动作,想着靠站队捞点好处,压根没把心思放在对接中欧物流大通道上。 现在中国和西欧直接打通了北极捷径,人家货物点对点运输,根本用不上东欧的中转枢纽,他们想掺和都插不上手。 以前还能靠地理位置当个 “中间人” 赚差价,现在航线绕开了他们的传统优势区域,再加上自己之前把合作的路走窄了,可不就只能站在旁边看西欧吃肉,自己连口汤都喝不上。 其实这事儿也透着个道理:全球贸易讲究的是互通有无、顺势而为。 北极航线能开通,本身就是中国和欧洲顺应航运发展、降低贸易成本的明智选择,那些一门心思搞对抗、不踏踏实实做合作的国家,自然会被边缘化。 欧洲靠着这条航线实实在在省了钱、提了效,而波立捷仨国只能旁观,说到底还是自己没选对路。你们说,这算不算 “合作共赢” 比 “抱团起哄” 管用多了?
外媒:沙特特将公布对巴基斯坦军工的重大投资计划据多家外媒报道,当地时间24日
【4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