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牌了。 你印的纸,我不玩了! 几千亿几千亿地往外抛,直接给你干到十几年前的水平

迎丝的趣事 2025-09-26 11:49:30

摊牌了。 你印的纸,我不玩了! 几千亿几千亿地往外抛,直接给你干到十几年前的水平。 2025年7月这波操作最显眼,直接出手减持257亿美元美债,这已经是连续第四次减持,算下来四年里累计抛掉的规模超过2800亿美元,持仓硬生生从曾经的万亿级别砍到7307亿美元,直接退回到2009年的水平。 任美联储一年里四次降息救市,想靠拉低收益率留住买家,咱也不为所动;就算加拿大、英国这些国家凑热闹增持,中国的减持节奏半点没乱,摆明了就是按自己的剧本走。 这背后的道理其实特简单,美元这张“信用名片”早就不如以前管用了。美国国债总额都冲37万亿美元了,比他们一年的GDP还高,光每年要付的利息就超过1万亿美元,比国防开支还多,这不就是典型的“借新还旧”拆东墙补西墙嘛。 更让人不踏实的是,这债务上限还在没完没了地提高,国会里每次为这事吵得不可开交,搞不好就威胁政府停摆,穆迪都忍不住把美国信用评级从AAA降到Aa1,全球谁还敢把身家性命押在这上面。 之前俄乌冲突时,美国说冻结俄罗斯海外资产就冻结,这可是实打实的教训,谁能保证下一个不会轮到自己?把钱放在随时可能变成政治工具的资产里,那不是给自己找不痛快嘛。 减持美债的同时,另一手操作也没闲着,那就是疯狂囤黄金。2025年8月又加仓6万盎司,算下来已经连续十个月增持,总储备量冲到2302吨,这动作跟抛美债简直是完美配合。 黄金这东西虽说不能生利息,还得花功夫储存,但关键时刻比任何纸币都靠谱,毕竟它的价值可不是哪个国家印钞机说了算的。 全球央行都看透了这点,2022年一年就买了1131吨黄金,创下1950年以来的纪录,2024年这股热潮还在延续,大家都在悄悄用黄金给外汇储备上保险。 中国这波操作说白了就是换个更稳的“存钱罐”,比起随时可能缩水的美债,金灿灿的黄金显然让人踏实多了。 更根本的招儿是推动人民币自己“走出去”,从源头减少对美元的依赖。现在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已经不是小打小闹了,2024年一年处理的金额就有175万亿元,同比涨了43%,覆盖范围扩到185个国家和地区,数字人民币跨境结算规模都突破5000亿元了。 最典型的就是跟俄罗斯的贸易,2024年两国贸易额冲到2450亿美元,本币结算比例居然超过95%,要知道2014年的时候这比例还不到10%,翻了快十倍。 以前买俄罗斯石油得先换成美元,现在直接用人民币结账,省了中间环节不说,还不用看美元汇率的脸色。就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也越来越多直接用人民币结算,美元的中间差价和波动风险都省了。 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效果已经慢慢显出来了。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跌到57.7%,创下199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而人民币的占比稳步升到2.17%,在全球支付货币里排到第四位,超过了日元。 更有意思的是市场的反应,中国一抛美债,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就冲到5.1%,政府融资成本直线上升,华尔街投行天天盯着中国央行的动向,生怕再出减持大招。 特朗普政府都急了,居然把4亿美元对台军援当筹码,想换中国放缓减持节奏,这要是放在以前根本不可想象,足见美元和美债的底气越来越不足了。 其实这不是跟美国“脱钩”,而是把鸡蛋从一个破了缝的篮子里分到更多筐里。2024年中国外汇储备突破3.32万亿美元,创近十年新高,但美债持仓却跌到谷底,说明钱没少,只是换了更安全的存在方式。 美国自己也清楚,国债这颗“定时炸弹”越滚越大,要是主要债主都像中国这样慢慢抽身,要么就得提高利率吸引买家,要么就让美联储印钱接盘,两种结果都没好果子吃——加息会让财政更吃紧,印钱会稀释美元信用。 现在全球都在跟着调整资产配置,日本、沙特这些曾经的美债大买家也在减持,印度、巴西这些新兴经济体都在搞本币结算,摩根大通、高盛这些投行都开始布局“去美元化”产业链了。 美元曾经的“铁王座”正在松动,不是说美元马上就不行了,但单一货币独大的时代肯定在慢慢过去。中国这波操作,说白了就是看清了趋势,提前给自己的资产上了“安全锁”,毕竟谁也不想等到美国债务真崩盘那天,手里的美元变成一堆没人要的纸。从抛美债到囤黄金,再到推人民币结算,每一步都是在掌握主动权,把金融安全的钥匙攥在自己手里。

0 阅读:64

猜你喜欢

迎丝的趣事

迎丝的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