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天塌了!黄仁勋没想到中国居然把事情做的这么绝。 这些年不管是玩游戏攒电脑的普通玩家,还是搞AI研发、做数据运算的科技企业,一提到显卡或专业芯片,几乎都绕不开英伟达。 倒不是说别家产品完全没法用,而是英伟达这些年靠着技术积累,早就在中国市场扎了根——消费级显卡里,它的型号占了大半市场份额;工业级的AI芯片、数据中心芯片,更是很多企业的“刚需”。 时间久了,大家慢慢形成了依赖,毕竟从软件适配到供应链稳定,换个品牌就得重新磨合,成本太高。黄仁勋估计也摸透了这份依赖,觉得中国市场离了英伟达就转不动,渐渐把这份“信任”当成了拿捏市场的筹码。 可谁能想到,英伟达拿着这份便利,却慢慢开始“飘”了。就说前两年AI热潮起来的时候,国内不少AI企业急着采购高端芯片推进项目,英伟达不光不增加产能缓解缺货,反而借着“供需紧张”的由头偷偷抬价。 原本几十万一块的AI芯片,转手就涨了两三成,有的经销商还搞“捆绑销售”,买芯片得搭着买一堆没用的配件。更让人不舒服的是,它还悄悄搞“区别对待”——给中国市场的部分芯片,性能上做了限制,可价格却比海外同级别产品还高。这哪是正常做生意,分明是仗着自己垄断了技术,欺负中国企业没别的选择。 就在黄仁勋可能还觉得,中国这边顶多就是企业抱怨几句,监管部门不会动真格的时候,反垄断调查的传票直接送到了英伟达中国总部。这一下不光英伟达内部慌了,整个科技圈都炸了——谁也没料到,这次监管动作会这么快、这么直接,一点缓冲的余地都没留。 调查团队一进驻,就开始查这些年的定价记录、和经销商的合作协议,还有给不同企业的供货清单。 这不查不知道,一查才发现里面的猫腻比想象中还多:光是近三五年,英伟达靠着垄断加价、限制供应、捆绑销售这些手段,从中国企业手里多赚的钱就有几十亿。而且不少中小科技公司,因为拿不到低价芯片,研发进度被拖慢,有的甚至不得不放弃一些前景不错的项目。 调查结果一出来,处罚措施也没半点拖泥带水。先是一张实打实的罚款单,数额可不小,直接从英伟达的中国区营收里扣;紧接着整改通知也堆到了负责人桌上,要求必须放开部分供应链限制,不能再随便给不同企业搞“差别定价”,以后芯片定价得透明化,每次调价都得提前报备,还得定期向监管部门提交库存和供货数据。 监管部门还明确说了,要是整改不到位,后续还会有更严的措施,比如限制它的市场准入。这一下,英伟达在中国市场那种“我说了算”的日子彻底没了,以前靠着垄断赚黑心钱的路子,算是被彻底堵死了。 黄仁勋估计到现在都没缓过神来——他千算万算,算到了中国市场对英伟达的依赖度,算到了自己的技术优势能撑多久,却偏偏漏了中国对垄断行为的“狠劲”。 以前可能觉得,大公司有点垄断操作很正常,顶多罚点小钱、走个过场就完了,可这次中国监管部门是真的动了真格,从调查到处罚,半点情面没留,就是要明明白白告诉他:在中国做生意,就得守中国的规矩,想靠技术垄断欺负人、赚黑心钱,门都没有。 现在英伟达的日子可不好过了。一方面,罚款和整改直接影响了它的短期营收,美股股价也跟着波动;另一方面,不少中国企业开始重新考虑供应链——以前是没得选,只能捏着鼻子买贵的,现在看到监管部门撑腰,也敢主动找替代方案了,有的企业甚至加大了自主研发芯片的投入。毕竟谁也不想再被“卡脖子”,这次英伟达的教训就摆在眼前,与其等着别人涨价,不如自己把技术攥在手里。 说到底,中国市场从来都欢迎真正有技术、愿意公平竞争的企业,可绝不惯着垄断者的坏毛病。 黄仁勋这次栽跟头,不是中国“绝情”,而是英伟达自己把一手好牌打烂了——辜负了市场的信任,破坏了公平的规则,被处罚也是迟早的事。 以后不管是英伟达,还是其他想在中国市场分一杯羹的外企,都得记住:在中国,规矩比技术垄断更重要,公平比独家优势更长久。想靠着“一家独大”欺负人?那可真是打错了算盘。
英伟达彻底失控,老黄脸都打肿了!本以为我国对英伟达实施进一步反垄断调查就完了,没
【1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