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美国这一手对我们影响这么大!9月24日,根据美国彭博社报道,彭博社称,由于美国7月停止发放出口许可,中国本土飞机制造商中国商飞已将旗舰机型C919的交付目标,削减了三分之二。 说到底还是被卡了脖子,美国7月突然停发出口许可,直接戳中了C919供应链上最敏感的地方。 C919虽说顶着"国产大飞机"的名头,但现在的核心部件还真离不开国外供应商,尤其是美国企业。 就说那发动机吧,现在用的LEAP-1C,看着是美法合资的产品,可关键的出口许可捏在美国手里,说停就停。 不光是发动机,像霍尼韦尔提供的辅助动力系统、飞控导航设备,还有刹车系统这些关键玩意儿,都得靠美国那边放行文才能拿到货。 之前有数据说,C919的82家主要供应商里,美国或美资背景的就有48家,这么深的依赖,人家一掐脖子,交付自然就得掉链子。 美国这招其实打得挺精,明着是卡C919的脖子,暗地里说不定还有别的算盘。有消息说这跟稀土管制的博弈有关,想逼咱们在贸易上让步,比如多买波音的飞机。 毕竟C919刚商业化运营没多久,订单都超一千架了,眼看着要跟波音、空客抢市场,美国哪儿能坐得住?借着出口许可拿捏一把,既能给中国航空产业添堵,又能为自家企业争利益,算盘打得噼啪响。 但要说咱们一点准备没有,那也不对。早在C919项目2007年启动时,就没人敢把宝全押在进口上,国产发动机的研发几乎是同步推进的。那个叫长江-1000A的"中国心",从2011年命名开始就没停过脚步,2018年第一次点火成功,2023年还搭着运-20做了高空测试,今年3月航发集团的人都说试运行效果远超预期。 美国这边刚传断供消息,那边就有外媒报道,长江-1000A已经冲进了适航取证的冲刺阶段,说不定今年内就能拿证,2027年就能批量装在C919上飞。 更关键的是,这可不是单靠一个发动机在硬扛。这两年航空产业链的国产化短板补得特别快,比如中国石化搞出的航空液压油,今年刚拿下适航批准,以前这东西全靠进口,现在咱们成了全球第三个能造的国家,这可是飞机的"血液",安全上又多了层保险。 还有合肥航太的雷电防护技术,专门解决高空高速飞行的防护问题,以后C919飞复杂气象更稳了。 就连1000千瓦级的涡轴发动机都拿到了生产许可证,订单都签了不少,这些看似不相关的突破,其实都在给C919织一张自主可控的保护网。 有意思的是,美国7月下旬又悄悄解除了禁令,GE恢复供应发动机了,但这波操作反而让大家更清醒——别人的东西再好用,也不如自己手里的踏实。 现在C919已经交付了16架,商业化运营也常态化了,就算短期交付受点影响,订单池里的千架订单还在那儿。而且波音和空客现在订单堆得山高,交付周期动不动就三四年,正好给了C919抢市场的窗口期,这时候加速国产化,等长江-1000A真正装机,反而能彻底摆脱被卡脖子的风险。 说到底,美国这手看似打疼了我们,实则把自己的底牌亮得明明白白。他们以为发动机是能拿捏我们的"王牌",却没料到我们早就在换道超车,从整个产业链上布局自主化。 现在C919交付虽遇波折,但长江-1000A的进度越来越快,配套的国产化部件也不断突破,等这些技术真正落地,美国再想靠出口许可施压,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 这波教训也让所有人看清,高端制造的核心技术从来买不来,只能自己踏踏实实地啃,而咱们正在这条路上越走越稳。
没想到美国这一手对我们影响这么大!9月24日,根据美国彭博社报道,彭博社称,由于
阿智通鉴
2025-09-26 10:49:37
0
阅读: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