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东来面试30名刑释人员,创始人当即拍板,全部录取!工资可预支 一纸刑事判决书,竟成了通往新生活的入场券。在胖东来的面试室里,一场破格录用,成为30段人生最温暖的拐点。 “你们已经为过去付出了代价,不必低人一等,好好干!”于东来话音落下,现场紧绷的气氛瞬间融化。你能想象吗?这群手持特殊“简历”的求职者,此刻眼眶已微微发红。 原本仅招聘20人,但创始人当即拍板:“全部录用!工资可预支,先安顿好生活。”掌声响起,这不仅是为一个商业决定,更是为30个重新出发的生命。 01 破格之举-从2%名额到100%录用 这场温暖的破格之举,其源头要追溯到两个月前于东来做出的一项承诺。 8月,他宣布新店招聘1000人,并特意预留2%名额给有前科者,直面社会痛点。 胖东来专门开设了特殊通道,最终收到的30份简历,每一份简历背后,都是一个渴望重启的人生。 面试当天,他们带来的是一份沉甸甸的刑事判决书。 令人动容的是,于东来现场将录用名额从20人增至30人。公司设置了6个月试用期,实行双向选择,既给予机会,也稳妥把控风险。 02 一家企业的温度刻度 真正的关怀,往往藏在细节里。工作人员不仅备好午餐,还细心询问口味,主动递上茶水——这份发自内心的尊重,令人动容。 更暖心的是,发现有求职者家属在楼下等候,工作人员立刻下楼送餐。于东来承诺可预支工资,确保每个人先有落脚之处。 胖东来采取分步策略,先招聘情节较轻者。他们早在8月就发布了《刑释人员面试题》,旨在帮助这一群体寻找“回归社会的幸福路径”。 03 刑释人员就业的冰冷壁垒 胖东来的举动,照出了一个被长期忽视的社会现实。许多企业明确不接纳有前科者,导致他们回归之路困难重重。 想想看,出狱4个月的林勇投递数十份简历无果,最终走进胖东来。有时候,一纸判决书,竟比一个人的能力更能定义他。 “被标签化会让他们陷入就业困境。”胖东来在招聘说明中直指核心。这不仅是招聘,更是打破偏见的社会实验。 04 包容性雇佣的商业智慧 对刑释人员而言,工作不仅是收入,更是尊严的支柱。你给一次机会,可能换来的是远超寻常的忠诚与敬业。 胖东来将这批员工安排在仓储、理货等岗位,设置试用期进行双向评估。这种渐进模式,既降低风险,又预留磨合空间。 这一举措与胖东来“尊重每一个个体”的企业文化一脉相承。它告诉我们,商业成功与社会价值,本就可以相辅相成。 社会的文明程度,取决于它如何对待最需要帮助的人。胖东来用行动给出了答案:企业可以是温暖的灯塔。 对这30名员工而言,这次机会是真正的人生重启。企业的每一步勇于担当,都在推动社会向着更包容、更美好的未来迈进。 信源参考: 闪电新闻-2025-09-24-《20名增至30名!胖东来面试现场宣布刑释人员全部录取》 观察者网-2025-09-25-《胖东来录取刑释人员 全部录用获掌声》 羊城晚报-2025-09-25-《胖东来面试30名刑释人员:全部录用》
一名电诈分子在采访中说:“我们给别人打诈骗电话或者发诈骗邮件的时候,会故意犯一些
【2评论】【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