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接盘!奥委会前主席巴赫曾说:中国应该发扬一下大国精神,主动承担起申办奥运会的责任!结果中方的回应,让人竖起大拇指...... 国际奥委会前主席巴赫来了三次,三次都提了2036年奥运会的事,但中国这边,也是三次温和地婉拒了。这事儿可不只是简单的客套,它背后,是世界和中国自己都发生了大变化,一场关于“大国责任”到底是什么的思考,已经有了新的答案。 谁都记得2008年北京奥运多风光,开幕式上的活字印刷、缶阵表演震惊世界,鸟巢、水立方这些场馆建得又大气又精致,那时候咱们刚借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崛起,确实需要这么一个国际舞台,把中国的发展成果、文化底蕴亮给全世界看,让外界知道咱们不再是过去的样子。 可现在不一样了,中国早就不需要靠办一场奥运会来证明自己——高铁织满全国,空间站在太空运转,脱贫攻坚完成了,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有奔头,这些实打实的成就,比任何一场国际赛事的曝光度都更有说服力。 巴赫说“中国该发扬大国精神”,潜台词其实是现在没几个国家愿意接奥运会这个“烫手山芋”了。你看之前的雅典奥运,办完后一堆场馆荒在那儿,成了流浪汉的聚集地;里约奥运更惨,预算超支不说,奥运村的马桶漏水、电线裸露,赛后很多设施直接被拆了当废品卖;就连东京奥运,顶着疫情硬办,最后亏了上千亿日元,日本老百姓怨声载道。 这些前车之鉴摆在那儿,中国能不清楚里面的门道?办一届奥运会,动辄几百亿甚至上千亿的投入,建一堆平时用不上的大型场馆,赛后维护还得花钱,要是真接了,钱从哪儿来?还不是从民生开支里挤? 与其把钱花在这种“面子工程”上,不如投到乡村振兴里,给偏远地区修条路、建所学校;不如砸进医疗体系,让老百姓看病更方便;不如用在科技研发上,让芯片、新能源这些领域再突破一步——这些事,才是现在中国老百姓最需要的,也是“大国精神”该有的落脚点。 而且中国也不是没给国际奥委会台阶下,婉拒的时候说得很明白:不是不支持奥运,而是办奥运得结合本国实际情况,不能盲目跟风。咱们还主动提了,愿意帮那些想办奥运但能力不足的国家做技术支持,比如派专家帮他们规划场馆建设、制定运营方案,还能分享北京冬奥会的低碳经验——你看北京冬奥用的二氧化碳制冰技术,又环保又节能,现在已经推广到好几个国家的滑雪场了。 这种“授人以渔”的帮忙,比自己硬接下申办权要实在多了,既不浪费自己的资源,又能真正帮到国际奥运事业,这不比空喊“承担责任”强? 再说了,这些年国际奥委会的规则也没怎么变,还是老想着让主办国大包大揽,却没考虑到不同国家的经济实力和需求。比如他们要求建的主体育场,座位数少了不行,设施差了不行,可很多国家根本用不上这么大的场馆,最后只能闲置。 中国才不会吃这一套,咱们现在做事讲究“性价比”,讲究“可持续”,不会因为别人一句“大国精神”就委屈自己。就像家里过日子,你不会因为邻居说“你家条件好该办个大派对”,就不管自己下个月房贷、孩子学费,硬着头皮铺张浪费吧?国家办事也是一个理,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永远是第一位的。 所以中方这几次婉拒,看着温和,其实特别有底气——不盲从、不虚荣,清楚自己该干什么、该把资源用在什么地方。外界之所以竖起大拇指,就是因为中国终于摆脱了“靠国际赛事刷存在感”的阶段,转而追求更务实、更贴近民生的发展。 这才是真正的大国样子:不是别人让你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并且把该做的事做好,让自己的人民过得好,同时还能力所能及地帮到别人。比起硬接下奥运会这个“包袱”,这种清醒和务实,才是最让人佩服的“大国精神”。
中国不接盘!奥委会前主席巴赫曾说:中国应该发扬一下大国精神,主动承担起申办奥运会
阿智通鉴
2025-09-25 11:49:4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