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F22击落热气球后,东大就不再韬光养晦了?2023年中美热气球事件,F22在2万米高空,击落中国热气球,而中国随后军备加速曝光,J16D,J35,六代机,及无人装备密集亮相。 2023年,中美热气球事件闹得沸沸扬扬,现在想起来还挺有意思的,当时美国那边跟炸了锅似的,一架好好的民用气象热气球,就因为飘到他们上空,居然出动了最先进的F22战斗机,还在两万米高空发射导弹给打下来了。 其实那事儿根本不是什么“热气球”,就是个民用气象飞艇,受西风带影响跑偏了航线,纯属意外。 美国非要小题大做,出动F22那种先进战机,在2万米高空打下来一个毫无威胁的民用设备,说白了就是自导自演的政治闹剧,为的就是给打压中国找由头。 至于说中国那些武器装备亮相根本就是咱们按部就班发展到份上了。 先说说那堆被热议的武器,就拿歼35来说,这玩意儿是跟福建舰配套的舰载机,福建舰2022年就下水了,歼35的研发进度早就跟航母绑在一起了。 2023年9月央视就报道过,歼35已经刷上了灰黑色涂装,机头的空速管都拆了,这说明快定型量产了,完全是跟着航母的海试节奏走的,跟气球那事儿八竿子打不着。 再说J16D,这是电子战飞机,好几年前就在珠海航展亮过相,只是大家平时没太关注,气球事件后集中报道了而已,哪儿是什么“加速曝光”? 六代机就更不用说了,这种尖端武器的研发周期动辄十几年,美国2025年才宣布F-47六代机立项,咱们的研发肯定也是早有布局,是为了应对全球军事技术竞争,跟单一事件没关系。 还有无人装备,这些年一直在稳步发展,从侦察无人机到作战无人机,都是根据现代战争的需求逐步推进的。 美国把民用飞艇说成“间谍气球”,还出动战机击落,这根本就是滥用武力,违反国际惯例,他们这么做,本质上是因为对中国有错误认知,觉得能靠打压遏制咱们的发展。 王毅早就说过,美国视中国为战略竞争对手,用各种手段封堵打压,这种情况下,咱们展示一下自己的国防力量,让他们知道中国不好惹,这不是“不韬光养晦”,而是维护自身利益的正当做法。 其实美国自己心里也清楚那是民用设备,就是故意炒作,有报道说,最初那个美国摄影师还说是“气象气球”,后来听了五角大楼的说法才改成“间谍气球”,结果五角大楼自己又跟着用这个词,整个就是一场自导自演的戏码。 他们这么折腾,一是为了国内政治,转移民众注意力;二是情报机构想骗经费,把中国当成“敌人”才能要钱干活,美国从阿富汗撤军后,几百个情报官都调到中国事务岗位了,不制造点“威胁”怎么交差? 咱们的国防发展一直是防御性的,所有武器装备都是为了保护自己,不是为了侵略别人,福建舰配歼35,是为了保卫咱们的海洋权益;J16D和无人装备,是为了应对现代战争的新形态。 这些装备什么时候亮相,都是根据研发进度和国防需求来定的,跟美国的挑衅行为只是时间上碰巧了而已。 要是真以为咱们的武器是被刺激出来的,那就太不懂军事研发的规律了,造一架先进战机,从设计、试飞、定型到量产,每个环节都得严格把关,差一天都不行。 歼35能在2025年配合福建舰进行弹射测试,那是前几年就打下的基础,绝不是气球事件后“加速”出来的。 美国自己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们才急着立项六代机,怕在技术上落后于中国,这说明大国之间的军事竞争是长期的,不是靠单一事件就能改变的。 说到底,中国的军备发展是内生需求驱动的,是为了跟上国家发展的步伐,保护咱们这么多年改革开放的成果。 以前咱们穷,武器装备落后,只能更低调;现在国家强大了,有能力造先进武器了,适当展示一下,既能震慑那些想搞事的国家,也能让老百姓更有安全感。 这跟“韬光养晦”的战略根本不矛盾,韬光养晦是底色,维护国家利益是底线,底线被触碰了,自然要亮明态度。 美国总觉得能靠武力和打压让中国屈服,这是打错了算盘,咱们的发展节奏不会被他们的闹剧打乱,武器装备该怎么发展还怎么发展。 那些装备密集亮相,不过是中国军事现代化进程中的正常节点,只是正好赶上了美国炒作气球事件,才让大家觉得有因果关系。 真要较真的话,倒是美国的过度反应,让更多人看清了他们的霸权本质,也让咱们更坚定了发展国防的决心——只有自身实力强了,才能不被别人随意拿捏。
为什么F22击落热气球后,东大就不再韬光养晦了?2023年中美热气球事件,F22
万事浮华
2025-09-25 10:44:2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