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为了让日本亲口承认对华发动的细菌战,散尽百万家财,与日本打了41场国际官司,最

不负赋墨尘 2025-09-25 10:43:32

她为了让日本亲口承认对华发动的细菌战,散尽百万家财,与日本打了41场国际官司,最终让日本不得不承认731对华实施细菌战的事实。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王选的老家在浙江义乌的崇山村,这个村子听上去很普通,可是1942年夏天,那里发生过一件让人心碎的事。   那一年,日军的飞机飞过村子,在空中撒下了大量携带病毒的东西,有鼠疫、霍乱,还有带毒的跳蚤。没过多久,村子里的人就开始成片地倒下。   有人头脚溃烂,脚面全是脓水,几天之内就死去。有人虽然活下来,却一辈子双脚溃烂,走不了路,连袜子都穿不上。   这种病后来被叫做“烂脚病”,村里很多老人因为这个病,终身都在痛苦里熬着。有人为了不拖累家人,干脆选择截肢,还说自己要“干干净净进坟墓”。   那时候,整个村子里差不多有二十多户人家断了根,王选家族也失去了八位亲人,其中就包括她年仅十三岁的叔叔。   更残酷的是,日军后来打着“防疫”的幌子进村,把一些幸存的村民抓到祠堂里做活体实验。那一幕,在村民的记忆里就是一辈子的伤疤。王选的父亲当年亲眼看过,他老了以后跟女儿讲起这段经历,眼里总是含着泪。   恢复高考后,王选考进了杭州大学英语系,毕业后当了八年中学英语老师。后来,她和丈夫一起去了日本留学,拿到了筑波大学的硕士学位。那时候,她进入了一家日本企业工作,年薪折合人民币大概五十万。要知道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这是很优渥的生活了。   本来,她的人生轨迹就是一条很稳定的路:继续工作,或者去美国发展,过体面舒适的日子。可是一则新闻,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   1995年,她听说家乡崇山村的几位老人准备起诉日本政府,指控日本在二战期间发动过细菌战。更让她震惊的是,原告里有一个竟然是她的堂叔。   这件事像是一记重锤砸在她心上,她毅然回到老家,一到村里,就看见了那些被“烂脚病”折磨的老人。很多人走路都要拄着拐杖,有的人甚至只能躺在床上呻吟。她亲眼看见那双发黑溃烂的脚,闻到那股挥之不去的恶臭,整个人都震撼了。   她心里特别清楚:如果不有人站出来把这段历史说清楚,这些受害者很可能就这样带着委屈和痛苦离开人世。   于是,她做了一个决定——放弃高薪工作,也不去美国了,把全部的心血都投入到起诉日本政府的行动里。   王选成了中国细菌战受害者诉讼团的团长,1997年,她带着180位受害者远赴日本,正式把日本政府告上法庭。   这条路,可以说是一路碰壁。日本政府不承认责任,法院一次又一次驳回她们的诉求。理由很冷漠,说个人不能起诉国家,即便731部队的罪行确凿,也和赔偿无关。   可王选没有退缩。为了打官司,她把自己所有的积蓄都拿了出来,还卖掉房子,连家底都掏空了。她一个人拖着行李往返中日之间几十次,一次次飞行换来的是厚厚一摞机票票根,也换来无数次的失望和打击。   她还亲自跑到中国各地去找幸存者,采访、拍照、收集证词,把这些铁证都带到法庭上。她要让日本人无处可逃,无法抵赖。   终于在2002年,东京地方法院第一次在判决书里承认:日本的确在中国进行过细菌战。这是几十年来日本官方第一次松口。但法院依旧以“个人不能起诉国家”为由,拒绝赔偿。   听到这个判决,不少老人当场昏倒,更多的人掉下眼泪。虽然没有拿到赔偿,可这意味着日本终于承认了那段历史,不再是一句模棱两可的谣言。   2002年以后,王选没有停下来。她继续和日本右翼分子抗争,还在日本街头演讲,告诉更多人真相。   2005年,她甚至在一个公开场合,面对时任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直言不讳地喊出:“日本必须承认自己的罪行!” 这句话震动了不少人。   她的行动,也逐渐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关注。美国学者谢尔顿·哈里斯说过一句话:“只要有两个王选这样的中国女人,日本就会沉没。” 这话虽然夸张,但足以说明她的影响力。   终于在2014年,在越来越大的国际压力下,日本不得不把731部队的罪行写进部分中学教科书。这一步,是王选和受害者们几十年努力换来的。   王选的抗争,最直接的意义就是还原了历史真相。很多人以前对731部队的罪行一无所知,甚至觉得只是传闻。但经过她不断的取证、诉讼和呼吁,世界才逐渐认识到细菌战的残酷。   对中国人来说,她守住的不是钱,而是尊严。那些受害老人,即便没有得到赔偿,也能含着泪说一句:“日本终于承认了。” 这句话本身,就是他们一辈子等待的答案。   在国内,王选的事迹也受到认可。2002年,她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可她自己从不觉得这是光环,她只是觉得,既然知道了真相,就不能装作不知道。   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个人力量太小,面对国家和历史无能为力。但王选证明了,只要坚持,不放弃,就能让对手不得不承认真相。

0 阅读:0
不负赋墨尘

不负赋墨尘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