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父的哥哥是退休的老警察,以前在隔壁市的一个县局当过刑警队长,有次跟他在一起吃饭,听他说起他曾经侦破的一起客车抢劫案,这件案子就是凭着一个受害人一点模糊的记忆顺藤摸瓜破获的。
一辆中型客车在路上正常行驶着,司机看到前面不远处有人向他招手,共四个男的,他以为是乘客要坐车,就开到他们面前停了下来,谁知四个男的一上车,就凶相毕露,他们掏出刀子,然后威胁乘客让他们把钱和随身财物都给他们,乘客们都吓坏了,全都把自己的钱和物品都给了他们。四个歹徒洗劫完毕后,都下了车,然后逼着司机赶紧开车走,司机开着车飞快的跑了一段路后,大伙一致要报警,然后司机就开着车来到了公安局。
在交通工具上抢劫,这可是大案,上级要求限期破案;刑警队立马到案发地点排查了,案发地很偏僻,周围没有村庄,没有监控,没有任何痕迹。
警察们又挨个询问受害人,通过受害人把劫匪的体貌特征记录了下来,其中有一个受害人小楚提供了一丝线索,这是个男青年,现年25岁,他说其中一个歹徒他很久以前见过,就是不知道叫什么名字。
奇了怪了,警察问他什么时候见过,在哪里见过?他说在上初中的时候,学校组织足球赛,比他高一年级,也就是他的上一年级上场的时候,他们也去观看过,这个劫匪当时是足球队员,也上场参赛了,他的球技很好,给大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小楚在学校有时候也会看到他,只知道他的球技很好,比他高一年级,就是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当然,这个劫匪不认识小楚,否则小楚早就被他杀死灭口了。
这是本案唯一的一点线索,可是不知道这个劫匪的名字,小楚初中毕业都九年了,九年前的人查起来和大海捞针一样,再加上不知道名字,没有照片,更是难如登天。
当时他们刑警队有个经验丰富的老刑警,他认为这条线索很有用,他说了,首先要知道小楚在哪所初中读的书,还有学校的地址,小楚哪一年升入的初中,哪一年毕业的,然后往前推一年,就是那个劫匪的升学毕业的时间;学校一般都有这么个规定,学生毕业后,学校会把学生的档案存入电脑,保存很多年,其中就包括学生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籍贯、照片、毕业照等。
然后到学校把劫匪这一年级的所有学生档案都查个遍,把所有照片都调出来,让小楚挨个辨认,认出之后,问问教过他们的老师,如果老师忘了,就找他们那一年级的其他学生,肯定能查出线索。
如果这些方法都不管用,还有一个方法;这所初中是乡镇初中,全镇就这一所中学,在这所学校上学的学生百分之九十五都是本镇的户口。小楚25岁,匪徒比他高一年级,最多比他大一岁,我们可以去当地公安局户籍科把这个镇25—26岁所有的男性全部查一遍,让小楚挨个辨认,一定能查出来。
警察们来到这所中学,查这一年级的档案,只查到这一年级的毕业照,其他的什么也没有;校方解释说:学生从本校毕业后,他们的档案本校只保存三到五年,存够五年的,一律删除,毕业照统一存入电脑,长期保存。
警察把这一年级所有的毕业照都拿去让小楚辨认,小楚在一张照片上认出了这个劫匪;警察把当年教过劫匪这个班的老师都问了个遍,让老师们看照片,还记不记得这个人,可是时间太长,老师们都忘了。
民警们又到当地公安局户籍科,把这个镇25—26岁的全部男性全部查了个遍,他们发现其中一个男的和毕业照上的这个劫匪有百分之九十的像,现年26岁,为了确保百分百的正确,警察记录下了这个人的家庭住址和姓名,决定到这个人的村里去走访一下。
警察们在当地派出所的配合下来到村里,他们先到村委会找到村干部,拿出毕业照让村干部辨认,村干部认了出来,和户籍上查的一致。随后民警在村干部的帮助下又从村里找了几个26岁的年轻人,拿着毕业照让他们辨认,他们的辨认结果和户籍上查到的一样;这些人都和这个匪徒一样大,都在一起上过学,都在一起玩过,其中一个年轻人跟这匪徒是从小玩到大的玩伴,他看了一眼照片就认了出来,现在百分百确定了,毕业照上的人就是在户籍上查到的人,就是那个劫匪。
知道他的身份信息了,很快这个劫匪被抓获了,随后通过这个劫匪,又抓住了其他三个劫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