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舍分娩女生学校曾婉拒妇联帮助在校学生生孩子这件事本身就有一种理论上的新闻冲击力,因为学习和生孩子这两件事在我们被“优生优育”浸泡过的半传统观念中,是非常互斥的。
互斥到什么程度呢?我老婆读博的时候生的孩子,毕业的时候宝宝都一岁了,典礼时我女儿就和其他毕业生妈妈的女儿一起玩。场面非常温馨欢乐。但没见过这种场面的人,又觉得这种事“一个学生生孩子,不要紧吧?不怕耽误学业吗?”
其实这很正常,工作前就结婚生子,导师也支持学生们早点家庭稳定,家庭一稳,学术带来的反人类精神折磨就不会相对较少的触发科研工作者面对毫无进展时的精神暴走,俗称“幺蛾子少”。
工作单位听了我们家庭情况都很高兴,一是生活地点稳定,二是工作时间稳定,三是情绪稳定,都快成竞争力本身了。
然而对于从来没想过这事的同学来说,难免有些惊讶,很多人心智还停留在初高中,很难理解同学进入养育孩子的人生阶段,会有怎样的认知变化。老一辈也会有些恍惚,心想她还是个学生啊,你们就这么着急吗?但一看年龄,生孩子都算晚的,尤其是以老一辈的标准去看,妥妥高龄产妇。
尤其是在广大家长认为女儿20岁谈恋爱都算早恋的基础上,儒家文化又对读书有着万般皆下品的仰视,很难不引起错愕。但这里有个问题,如果你坚持这样忽视年龄得去默认读书时不可婚育,那么性教育就出现一个不该有的时间空挡。
这不是初高中的厕所生子,这是国家法定年龄下的生育,她是怎么在对生育知识全然无知的情况下,挺着肚子半年多的?很多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子女不要过早的接触性,闭口不谈到二十五岁,然后因为自己的衰老,情绪崩溃的家长突然开始对孩子催婚,要么人家都玩腻快佛系了,要么就真佛系了。这不就是我们这代人拿到的剧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