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服刑40年的大地主出狱后,就给王震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您还记得当年找我家借的那1000担救济粮吗?"1945年,蒋介石背叛和平,解放战争打响。仗着美国的军备支持,国民党军队浩浩荡荡向着中原进攻。其中王震率领精锐三五九部队进行战略性转移,却遇到大雪封山,陷入了弹尽粮绝的困境。 面对着饥饿严寒,以及国民党的步步紧逼,王震愁得几乎一夜白发。向老百姓讨要?百姓自己也没多少足够的粮食啊。用武力强征?那是纪律绝不会允许的。无奈,王震只好将目光投向了当地的地主——廖氏家族。 王震特地派专员李实去商量,没想到廖家人爽快地一口答应,连夜叫人扛来1000担新粮,还杀猪肉给八路军充饥。八路军坚持要写欠条,廖家掌门人毛老太挥手直说:“共产党是真心为人民好的,这粮食不叫借,当作我送给部队的!” 最后,在王震的要求下,欠条还是写了下来,并盖上了政府的大印。没想到,这一小小的欠条,却在半个世纪后,救了一个人的人生。 时间跳转到1949年,廖家的长子廖复初继承了族人崇高的革命觉悟,投入到新中国建设的道路上。他参过军,与国名党反动势力机智地周旋,还从枪口下救出三个共产党人,被推选为膏盐矿区代表,得到政府的表彰,成为人民的劳动模范。 然而,因为他曾经担任过膏盐矿自卫队队长,受到当时历史问题的影响,于1951年被捕入狱,被判处无期徒刑。世人对他的遭遇惋惜,就连他自己也是一头雾水。想到祖上光荣的革命历史,他依然坚持相信,迟早有一天,真理会将他从黑暗的牢笼里解救出来。 1990年,经过40年的艰辛,廖复初终于出狱,而此时的廖家早已物是人非了。此时的他已然成为了“黑户”,不得进入家人所在的武汉市,廖复初开始尝试向上面机关写信诉苦,但因为身份复杂,最终还是被一封一封退回。 正当几乎丧失希望的时候,一篇文章救了他。他无意间阅读到《我为三五九旅筹军粮》时,想起了之前族人口口相传的王震借粮的故事,于是就抓紧想方法联系上文章的作者,曾经的专员李实,可得到的是李实已经去世的消息。随后,他又马不停蹄得去找李实相关人员,最后终于找到了李实的代笔,马希良。 马希良受到廖复初的来信,一字一句读完,顿时热泪盈眶。他曾经也是三五九旅的老战士,因此过往的一切他都历历在目。此时的王震,也已经成为国家副主席了。 通过马希良的致信,王震了解了一切,同时他也看到了那张五十年前的欠条,虽然泛黄,却依然保存完整。他挥动大笔,写清楚宣告申诉人廖复初无罪的指示,又代表党向曾经的恩人家族回馈巨大的补偿。 正是一张小小的欠条,才使得廖复初得以与家人团聚。那不仅仅是一张纸片,更承载着共产党人不忘恩情、信守承诺的初心。 五十载风雨沧桑,洗清了冤屈,温暖了人心。这不仅是政策的落实,更是对人民恩情的深切回报,也让后人明白,真理也许会迟到,但从不缺席。 参考资料:人民网
1991年,服刑40年的大地主出狱后,就给王震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您还记得当
白翠评历史
2025-09-17 20:44:5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