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025年9月12日,卡塔尔宣布,将于9月14日至15日举办阿拉伯-伊斯

老阿七说史 2025-09-13 11:40:44

当地时间2025年9月12日,卡塔尔宣布,将于9月14日至15日举办阿拉伯-伊斯兰国家紧急峰会,商讨以色列空军对卡塔尔轰炸。 以色列对卡塔尔动手了,还是直接空袭。 在“美国中东朋友圈”里,卡塔尔算是少有的敢和各方都打交道的玩家。 但这次被炸,卡塔尔不再沉默,火速叫来了整个阿拉伯-伊斯兰世界的“兄弟们”,准备开个紧急峰会。 问题是,谁真站它?谁假关心?伊朗立马递上导弹,美国却一言不发,卡塔尔这下可真骑虎难下了。 伊朗的反应比谁都快,以色列炸了卡塔尔,伊朗没等热度降温,立刻表示“我们可以支援导弹”,这听起来是仗义出手,其实算盘打得不小。 过去三个月,伊朗和以色列之间罕见地没有实质性摩擦,《华尔街日报》早就注意到,伊朗这段时间一直在加紧导弹生产。 现在机会来了,卡塔尔出事,伊朗正好借题发挥,一方面展示“我在”,另一方面,借机扩展影响力,把自己打造成整个伊斯兰世界“反以先锋”。 这背后,是伊朗对美国在中东安全架构的持续挑战,伊核谈判长期停摆,美伊关系冰点不断刷新,伊朗意识到,靠谈判换不来安全,那就靠实力说话。 向卡塔尔示好,既能打击以色列,又能撬动美军在中东的战略支点,一箭双雕。 可卡塔尔敢接这箭吗?这才是关键。 卡塔尔喊来整个阿拉伯-伊斯兰世界,一场紧急峰会声势浩大,看起来像是团结对外,但真实的情况是,这个“大家庭”早就分裂严重,内部根本不是一条心。 一边,是“抵抗之弧”,也就是伊朗主导的轴心,黎巴嫩真主党、也门胡塞武装、叙利亚政府,这一派口号响、动作快,对以色列毫不手软。 另一边,是亲美阵营,沙特、阿联酋、埃及,这些国家对以色列虽然不满,但早就通过背后的美以关系捆绑了经济和安全,真要动手,谁也不敢轻举妄动。 今年早些时候,多个阿拉伯国家曾试图推动“石油限运”制裁以色列,结果不了了之,还有人提议对以色列征“巴勒斯坦税”,也没一个国家真正落实。 《新华社》就点破了这个局面,喊口号可以,但真金白银的制裁,没人愿意碰。 这次峰会,恐怕也难改这股“各自为战”的老毛病,大家嘴上都是“支持卡塔尔”,但背地里盘算的,是别让自己惹火烧身。 卡塔尔不是没牌打,它有张王牌,美军乌代德基地,近1.1万美军常驻,是美军在中东最大空中力量基地之一,按理说,有美国撑腰,谁敢动它? 可问题来了,炸卡塔尔的是以色列,美国不但没拦,还保持沉默。 《金融时报》就分析得很透,美国在卡塔尔的军事存在,不是为了保护卡塔尔,而是为了掌控整个中东空域。 换句话说,基地归基地,卡塔尔的安全,并不在美国的“战略优先级”里。 这让卡塔尔很尴尬,撤基地?等于和美国断交,风险巨大,留下?那等于被以色列打了也只能忍气吞声。 有传言说,卡塔尔正在尝试寻找替代方案,其中一个可能,是巴基斯坦。 巴方近年来与中国军事合作紧密,拥有中式战机歼-10C、防空系统红旗-9等先进装备,如果能请来巴军协防,或许能形成一定威慑。 但问题也很现实,地缘政治从不是一朝一夕能扭转的。 中国虽与卡塔尔保持稳定关系,但不会贸然介入军事冲突,巴基斯坦虽有意,但自身也面临内部安全挑战,卡塔尔想自保,靠别人不如靠自己。 卡塔尔紧急召集峰会,不只是为自己发声,更像是在逼整个地区亮明态度,美国的“靠山”作用正在削弱,伊朗趁势崛起,阿拉伯内部却依旧各怀鬼胎。 这场峰会能不能达成实质共识,会是对整个中东秩序的一次集中检验,如果只是口头谴责一番,那“去美国化”的区域安全新局,也只能停在理想层面。 但如果真有人敢打破沉默,那未来的中东,或许真要重新排队站队了。

0 阅读:56

猜你喜欢

老阿七说史

老阿七说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