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欧美坚决不给中国大飞机适航证会怎样?说句扎心的,要是拿不到欧美适航证,C919就没法干掉波音。 适航证为啥这么重要?简单说,它是国际航空安全标准的“认证书”,欧美国家凭借先发优势,建立了成熟的适航认证体系,全球多数国家都认这个“理儿”——只要欧美说这飞机安全,那它就能飞。 波音和空客正是靠着这张“通行证”,垄断了全球商用客机市场90%以上的份额。 C919要是拿不到欧美适航证,影响可不小,国际市场的大门基本关着,东南亚、中东这些新兴市场虽然有机会,但少了欧美这块“大蛋糕”,C919的国际化之路注定坎坷。 更关键的是,适航证不仅是市场准入证,更是技术生态的“入场券”,没有国际市场的反馈和竞争压力,C919的技术迭代可能会慢半拍,长期来看,对产业链升级不利。 不过,中国商飞可不是“坐以待毙”的主,面对欧美适航证的“拖延战术”,他们早就布局了“两手策略”。 一方面,深耕国内市场,中国民航局预测,未来20年,国内单通道客机需求超6000架,C919的产能规划排到2035年,光消化国内订单就得10年。 这10年,足够C919积累飞行数据、完善供应链、提升技术,等它成熟了,欧美适航证的影响自然会减弱。 另一方面,拓展“朋友圈”,中国已和29个国家签订双边适航协议,越南、埃及、南非、巴西等国都认可中国民航局的适航证。 2025年,越南民航局甚至建议将中国适航证与FAA适航证“同等看待”,这意味着C919未来在越南市场将畅通无阻,东南亚航空需求年均增长5%,C919完全可以先从小范围市场突破,再逐步扩大影响力。 C919的“底气”在国内市场,14亿人的航空需求,养活一款国产大飞机绰绰有余,波音和空客再强,也做不到像中国这样“自给自足”,只要C919在国内站稳脚跟,技术迭代、供应链完善都不是问题。 国际市场的“突破口”正在打开,东南亚、中东、非洲这些地区,航空需求增长快,对价格敏感,C919的性价比优势正好契合。 再加上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合作深化,适航标准的国际影响力会逐步提升,未来欧美适航证的重要性可能会下降。 适航证之争本质是技术标准之争,当年波音和空客也是通过游说,才让自己的标准成为国际通用规则,中国现在要做的,就是让C919多飞、多积累数据,用实力证明中国标准同样可靠,等C919飞遍亚非拉,欧美适航证自然会“松口”。 适航证是挑战,但更是机遇,它逼着中国航空工业加快自主创新,构建完整的技术生态,C919的成长之路,就像中国制造的缩影,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虽然艰难,但未来可期。
“禁售令一出,C919干脆把发动机也换成中国心。”2025年7月,美国刚恢复
【8评论】【8点赞】
用户16xxx61
对等反制,另起炉灶。 杀出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