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2025年9月浙江海宁,一女子去游泳馆游了几次泳,回去就发烧呕吐,4天瘦了8斤,一开始还有些高兴,可后来吃不下饭去医院检查后,竟被确诊急性甲肝,女子怀疑和用泳池的水太脏有关,而工作人员却怪她体质太弱,不适合游泳,而医生表示:甲型肝炎的传播途径是“粪一口”传播。 “消毒剂浓度只有0.2mg/L,远低于国家标准的0.3-1.0mg/L,过滤系统也没按规定开启!”浙江海宁卫生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拿着检测仪器,对着某游泳馆的泳池水皱眉记录。 这场突击抽检,源于一周前赵女士的举报——这位市民在该泳池游泳后,4天内高烧呕吐瘦8斤,最终确诊急性甲肝,而游泳馆却将责任推给“她体质太弱”。 时间回到赵女士就医的前一天,她躺在床上连抬手的力气都没有。 家人回忆,一周前赵女士为躲三伏天高温,连续3天去家附近的游泳馆游泳; “第一天回来就说水有点臭,呛了两口觉得喉咙不舒服,第二天说有点低烧,第三天直接烧到39度,吐得胆汁都快出来了。” 起初赵女士还开玩笑说“4天瘦8斤,算是意外减肥”,可当她连喝口水都吐,家人赶紧把她送进医院。 急诊室里,医生通过肝功能检查和甲肝抗体检测,确诊赵女士为急性甲型肝炎。“甲肝病毒主要通过粪-口传播,泳池是高危场所。” 医生解释,若感染者带着病毒下水,排泄物污染池水,而泳池消毒不到位,其他人呛水、误吞池水就可能中招。 赵女士这才想起,游泳时曾看到有人在泳池边咳嗽,当时没在意,现在想来可能是病毒携带者。 得知诊断结果后,赵女士联系游泳馆,却得到冰冷回应:“我们每天都消毒,你自己体质差别赖我们,不服就去告。”这种态度让赵女士寒心,她随即向卫生监管部门举报。 而监管人员的现场检测,揭开了游泳馆的“遮羞布”,不仅消毒剂浓度不达标,泳池底部还残留毛发、碎屑,询问工作人员时,对方支支吾吾承认“最近人多,过滤系统没开足时间,消毒也少做了两次”。 更令人担忧的是,监管人员调查发现,该游泳馆从未公示过水质检测报告,甚至连“禁止皮肤病、传染病患者入池”的警示牌都藏在角落。 “很多游泳馆为了多赚钱,旺季时超员开放,还压缩消毒成本。”一位监管人员透露,夏季泳池人流量大,若每小时水循环过滤次数不够,病毒细菌会快速滋生; 而甲肝病毒在水中能存活数天,一旦污染,传播风险极高。 目前,该游泳馆已被责令停业整改,监管部门将对其处以罚款,同时要求全市泳池开展水质自查。 赵女士经过两周治疗,病情逐渐稳定,但想起这段经历仍心有余悸:“以后再也不敢随便去泳池了,太吓人了。” 这件事给所有消费者和商家敲响警钟:去泳池前,先看是否有公示的水质合格证明,观察水是否清澈、有无异味,游泳时务必戴泳镜、鼻塞,避免呛水; 游完后立刻洗澡漱口,不要用手揉眼睛、摸口鼻。而商家更要守住底线,公共泳池不是“赚钱工具”,按时消毒、公示水质、严控入池人员健康,才是对消费者的负责。 毕竟,健康无小事,任何侥幸心理,都可能酿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信息来源:齐鲁晚报2025年9月8日
“这约会太离谱了!”浙江,女子和男生初次约会吃火锅,竟点了两万多块的单!
【4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