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辅政府大楼遇袭:俄乌战局的新信号,26国后勤难改乌克兰困局 基辅政府大楼首

赵财苗 2025-09-08 18:34:48

基辅政府大楼遇袭:俄乌战局的新信号,26国后勤难改乌克兰困局 基辅政府大楼首次遇袭,看来,俄罗斯对于乌克兰还是留有一线余地的,之前几年的战争中,都没有袭击基辅政府大楼,现在出手,一方面是对欧洲组成所谓26国后勤保障部队的回应,另一方面也是对乌克兰的纵深打击。但是,乌克兰方面也别想着有所谓26国联手搞后勤保障,乌克兰就可以扭转战局,我认为,泽连斯基和乌克兰方面也别想得太天真了。即便这些国家联手了,也只是做后勤,也不是冲锋陷阵,和过去是一个样子,过去他们不也是送钱送枪送炮,结果不还是现在这个样子?欧洲的一些国家不管怎么做都是做做样子,给世界看看,他们出现在乌克兰就变成了俄罗斯的合法打击目标。有哪个欧洲国家会为了乌克兰而举国支援?有哪些国家的士兵会为了乌克兰而卖命?最终受到最大伤害的还是乌克兰和乌克兰人。 俄罗斯这次对基辅政府大楼动手,可不是一时兴起的冲动之举。要知道,过去两年多,即便前线打得再激烈,俄军的导弹和无人机也很少触及基辅核心行政区域,这背后其实是留着谈判的余地,不想把局势彻底逼到绝境。但欧洲26国凑出的“后勤保障部队”,刚好踩了俄罗斯的红线——表面看是送物资、搞运输,可这些后勤力量一旦进入乌克兰,就等于把欧洲国家的“触角”直接伸到了战场,俄罗斯自然要通过袭击政府大楼这种强信号,告诉所有人:别以为躲在后勤战线就安全,挑战底线就得付出代价。 再看看乌克兰这边,泽连斯基怕是把“26国后勤”当成了救命稻草。可稍微想想就明白,这些欧洲国家哪一个是真心实意要帮乌克兰打赢?去年德国承诺的“爱国者”防空系统,拖了大半年才送到;法国说要给的装甲车,到现在还有一半没交付。就算现在凑齐了后勤队伍,无非是多送点弹药、多修几辆车,真正能改变战局的士兵和重型装备,一个都见不到。之前那么多国家送钱送炮,乌军不还是在巴赫穆特打光了几轮精锐,现在连征兵年龄都放宽到60岁了? 更现实的是,欧洲国家自己早就扛不住了。波兰的粮仓因为给乌克兰转运军粮,本土粮食价格涨了三成;德国的军工企业加班加点生产炮弹,国内民众却因为能源短缺冬天都舍不得开暖气。这种情况下,谁会愿意让本国士兵去乌克兰卖命?前段时间斯洛伐克刚大选,主张停止援乌的政党直接上台,这已经很能说明欧洲民众的态度了——大家嘴上喊着“支持乌克兰”,心里想的都是“别把战火引到自己家门口”。 乌克兰人恐怕是这场博弈里最无辜的受害者。基辅政府大楼遇袭当天,我看到社交媒体上有个乌克兰博主发了段视频:她住在政府大楼附近的公寓,爆炸发生时家里的窗户全被震碎,母亲抱着年幼的孩子躲在桌子底下,哭着说“早就不想打了,可谁能让炮弹停下来?”。这样的场景,在乌克兰每天都在上演。26国的后勤保障带不来和平,只会让战争拖得更久,毕竟弹药送得越多,前线打得越凶,乌克兰的年轻人死得也越多。 俄罗斯这次出手,其实也是在给泽连斯基敲警钟:别指望靠外人翻盘,早点回到谈判桌前才是正道。可泽连斯基似乎还没看清现实,前段时间还在公开场合说“要战斗到最后一个乌克兰人”。这话听着悲壮,背后却是无数家庭的破碎。等到哪天真的没人可征、没粮可吃,就算有100个国家搞后勤,也救不了乌克兰。毕竟,战争的结局从来不是靠后勤堆出来的,而是靠双方是否愿意停下战火,让普通人能好好活着。

0 阅读:0
赵财苗

赵财苗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