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们的阅兵,法媒非常“不高兴”!法媒声称,北京大阅兵,西方收到中国发出的“警告”! 9月4日,法媒刊文声称,中国亮相的多弹头分导式洲际导弹DF-5C打击范围覆盖全球,展现自己的武力,西方已收到了中国发出的“警告”。 这话听起来耳熟 —— 当年咱们搞稀土出口管制时,某些国家也是这么阴阳怪气。可事实真像他们说的那样吗? 先看看阅兵的 “主角” DF-5C,这导弹确实厉害,射程超过两万公里,还能携带 10 个分导式弹头,理论上能精准打击全球任何目标。 但咱得把话说明白:中国是全球唯一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核大国,DF-5C 这类战略武器的存在,从来不是为了主动攻击,而是为了慑止战争。就像家里装防盗门,不是为了去别人家偷东西,而是防着有人破门而入。 法媒为啥盯着这导弹不放?说白了,还是对中国崛起的复杂心态在作怪。法国退役少将帕特里克・迪亚特尔在接受采访时就直言,这次阅兵是中国 “对历史的复仇”,甚至断言 “未来世界领袖将是中国”。 这话里既有对中国国防现代化的惊叹,也藏着对 “秩序主导权” 旁落的焦虑。毕竟,当一个曾经被列强侵略的国家,用自主研发的尖端武器展示捍卫和平的能力时,某些习惯了 “教师爷” 角色的西方媒体,难免会觉得 “面子挂不住”。 但阅兵的本质,从来不是秀肌肉。这次九三阅兵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核心是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现场不仅有 DF-5C 这样的战略重器,还有维和部队方队、抗战老兵乘车方队,以及象征和平的 8 万羽和平鸽与气球。 就连美国 CNN 都注意到,阅兵式上 “飞虎队” 创始人陈纳德将军的外孙女也受邀观礼,中国用这种方式向曾经并肩作战的盟友致敬。这些细节,法媒却选择性失明,只盯着导弹说事,这不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吗? 更有意思的是,法媒的 “威胁论” 和他们自家的行为形成鲜明对比。2015 年中国抗战胜利 70 周年阅兵时,法国外长法比尤斯曾亲自出席并称赞阅兵 “取得巨大成功”。 可到了 2025 年,同样是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同样是展示国防力量,法媒的调子却来了个 180 度大转弯。这种双重标准,让人不禁想问:当法国在国庆日阅兵中展示 “阵风” 战斗机和 “勒克莱尔” 坦克时,他们是不是也在向世界发出 “警告”? 这导弹的技术突破确实值得骄傲,但它的存在恰恰印证了中国防御性国防政策的合理性。中国核力量始终保持在维护国家安全所需的最低水平,而且从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 相比之下,美国不仅拥有全球最庞大的核武库,还在欧洲部署战术核武器,甚至推动 “北约核共享” 计划。按照法媒的逻辑,这算不算对全世界的 “警告”? 国际社会的眼睛是雪亮的。俄罗斯记者在社交媒体上分享阅兵盛况时,用 “震撼”“专业” 来形容中国军人的表现;印度《特伦甘纳邦日报》指出,阅兵传递的是 “和平与合作” 信号,而非对抗;就连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都承认,中国受阅官兵的步伐 “精确得令人惊叹”。这些声音,法媒为啥充耳不闻? 说到底,法媒的 “不高兴”,折射出的是西方对中国军事现代化的认知困境。他们既想享受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又对中国维护自身安全的正当权利指指点点。 但现实是,中国的国防力量越强,世界和平就多一份保障。看看咱在亚丁湾护航的军舰、在黎巴嫩维和的蓝盔、在汤加救灾的运输机,这些行动哪个不是在践行 “维护世界和平” 的承诺? 阅兵式上,当 “东风 - 61”“巨浪 - 3”“惊雷 - 1” 等战略武器依次通过天安门广场时,它们传递的不是敌意,而是中国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决心。 正如国防大学专家王晓光所说,阅兵是 “战略透明” 的表达 —— 我们把家底亮出来,就是要告诉世界:中国不惹事,但也不怕事;我们热爱和平,但从不畏惧战争。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中国的阅兵就像一面镜子,照出某些西方媒体的偏见与狭隘。他们可以继续用 “威胁论” 博眼球,但历史终将证明:真正的威胁,从来不是一个国家捍卫自身安全的权利,而是那些试图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的霸权思维。
对于我们的阅兵,法媒非常“不高兴”!法媒声称,北京大阅兵,西方收到中国发出的“警
非常盘点中
2025-09-06 15:20:3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