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局座张召忠预测失败了!   这事情还得从十年前的一期《海峡两岸》节目说起。

梅梅谈世界 2025-09-06 13:37:17

果然,局座张召忠预测失败了!   这事情还得从十年前的一期《海峡两岸》节目说起。当时军事专家张召忠谈到中国激光武器的发展前景时,直言不讳地表示这类武器距离实际应用还非常遥远,甚至断言十年二十年都可能无法装备部队。   他的这个判断在当时看来合情合理,毕竟美国作为全球军事科技领先者,在高能激光武器领域投入了几十亿美元资金,却屡屡受挫,多个项目半途而废,连个像样的舰载版都没搞出来。   局座以美国经验为参照,认为中国也会面临类似困境,这个推理过程在当时看来毫无问题。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仅仅过了十一年,在2025年9月3日举行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上,中国自主研发的舰载激光武器LY-1就公开亮相。   这款激光武器不是概念模型或实验室样品,而是已经列装部队的实装作战系统,标志着中国已经成功跨过了从技术研发到实战部署的关键门槛。   回顾历史,中国激光武器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早在1964年,中国就启动了“640工程”,其中已经包含了激光武器的研究内容。   当时中国科学家提出了用正当放大型激光系统对付敌方导弹和卫星的设想,并在70年代成功制造出相关的激光系统,达到了当时世界先进水平。   虽然由于技术和经济条件限制,这项工程在80年代初终止,但中国并未放弃激光武器的研究。在邓小平的倡导下,中国启动了“神光”计划,先后建造了“神光—Ⅰ号”和“神光—Ⅱ号”超级激光装置。   进入21世纪后,中国激光武器发展突飞猛进,2006年使用地面激光设备成功致盲美国一颗侦察卫星,2015年又公开展示了“寂静狩猎者”低空激光防空系统。 这些技术进步为LY-1舰载激光武器的问世奠定了坚实基础。此次阅兵展示的LY-1舰载激光武器具有多项革命性优势。 它能够有效拦截来袭的反舰导弹和各类无人机,对于防御“饱和攻击”和“蜂群战术”具有重要意义。除了直接摧毁目标的“硬杀伤”外,LY-1还能通过高能激光束毁伤或干扰敌方武器装备的光电传感器、光学导引头等精密元件,实现“软杀伤”效果。   与传统武器系统相比,激光武器具备光速打击、精准毁伤的突出优势,单次拦截成本极低,只要电力供应充足,就能持续进行射击。从更广阔的视角看,激光武器的出现正在改变海战规则。 传统海战依赖导弹、炮弹等动能武器,存在弹药有限、补给困难、成本高昂等问题。而激光武器以电能为“弹药”,具备快速响应与高精度打击能力,拥有近乎无限的持续作战能力。 这使得舰载激光武器在面对无人机蜂群、反舰导弹饱和攻击等新型威胁时,具备“以能制弹”的压制优势,彻底改变传统“以弹制弹”的防御逻辑。   中国激光武器的成功研发也反映了整体科技实力的提升。在电池储能、特种光学材料、控制系统等领域的技术进步,为高性能激光武器的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中国在激光研发方面特别是输出功率和射程上已经领先美国五到十五年。冷却技术的突破使得高能激光可以无间隙地执行任务,而美国还在纠结过热问题。   回过头来看,张召忠当年的预测虽然落空,但正是这种实事求是的谨慎态度,反而衬托出中国激光武器发展速度之惊人。 参考资料:改变海上作战规则!LY-1舰载激光武器亮相 2025-09-03 14:13·枢密院十号

0 阅读:58
梅梅谈世界

梅梅谈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