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个索马里海盗误抢了俄罗斯的油轮,打劫不成差点反遭“团灭”。被逮捕

司马槑谈过去 2025-09-06 00:21:19

2010年,11个索马里海盗误抢了俄罗斯的油轮,打劫不成差点反遭“团灭”。被逮捕的海盗头子十分嚣张:“根据国际公约法,抓了我,也没有资格审判我!”谁知,俄罗斯长官一反常态,只是笑了笑说道:“没错,我准备给你们一艘船,让你们走。” 2010年5月5号的亚丁湾,那片曾经让全球船老大们闻风丧胆的海域,上演了一出堪称黑色幽默的年度大戏。 主角,是一艘名叫“莫斯科大学”号的巨型油轮。这艘船挂着利比里亚的国旗,慢悠悠地航行在海上。在索马里海盗眼里,这种落单的、挂着方便旗的“肥羊”,简直就是送上门的年终奖。于是,11个海盗兄弟开着两条小快艇,揣着AK-47和RPG火箭筒就冲了上去。 他们哪里知道,这艘船虽然挂着外国旗,但里子可是正儿八经的俄罗斯货。船上装着8.6万吨原油,价值5200万美元,正准备运往咱们中国的宁波港。这批货的买家,正是中石化。 海盗们一顿开火,轻松登船。船长尤里图卢波夫也是个老江湖,一看这架势,立马带着23名船员躲进了船上的“安全舱”。这地方固若金汤,只能从里面开,还存着吃的喝的。海盗们在外面折腾了将近20个小时,又是撬门又是放火,愣是没能把门搞开。 人质没抓到,船也开不走,这伙海盗估计也挺郁闷。但他们真正的噩梦,才刚刚开始。 船长在躲进去之前,早就发出了求救信号。附近海域执行护航任务的俄罗斯“沙波什尼科夫元帅”号反潜驱逐舰,收到信号后,就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全速扑了过来。 俄军的Ka-27直升机先到场,对着甲板上的海盗就是一通扫射,当场干掉一个。紧接着,海军陆战队的特种兵从天而降,三下五除二,就把剩下的10个海盗收拾得服服帖帖。整个战斗过程,从发起攻击到结束,只用了22分钟。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这很“战斗民族”。 好戏,就发生在抓捕之后。 被俘的海盗头子穆罕默德阿里,看着黑洞洞的枪口,非但没怂,反而摆出了一副“我懂法你不能动我”的架势。他对着俄军指挥官大声嚷嚷:“根据国际公约法,你们抓了我,也没有资格审判我!” 这话说的,把在场的俄国大兵都给整乐了。确实,当时处理海盗是个国际难题。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任何国家都有权在公海抓捕海盗,但审判权却很模糊。索马里当时是个烂摊子,根本没能力审判。把他们带回俄罗斯审吧,费钱费力,还得管吃管住,走完一套法律流程,几年都过去了。很多欧洲国家抓到海盗,最后都是好吃好喝一顿再给放了,搞得海盗们都有恃无恐。 所以,这海盗头子才这么有底气。他赌的就是俄罗斯人会嫌麻烦,拿他没办法。 谁知道,负责现场指挥的俄罗斯长官听完,脸上竟然露出了和善的笑容。他拍了拍阿里的肩膀,用一种几乎称得上是“温柔”的语气说:“没错,你说得对。我们没资格审判你。我准备给你们一艘船,让你们走。” 海盗们一听,顿时喜出望外,估计心里还在嘲笑这帮俄国佬是“纸老虎”。 然而,当他们看到俄军“慷慨”提供的那艘船时,所有人的脸都白了。那是一艘小小的橡皮艇,破得跟垃圾堆里捡来的一样。船上没有导航,没有电台,只有一点点淡水和食物。最绝的是,俄军给他们加了大概三升汽油。 这是什么概念?这点油,也就够他们在茫茫大海上再漂个几十海里。而他们当时的位置,距离索马里海岸超过300海里(将近600公里)。 这哪是放生,这分明就是体面地送他们去见上帝。 俄罗斯人就这么微笑着,看着这10个海盗坐上小艇,消失在海天尽头。这之后,再也没有人见过他们。据说几周后,有人发现了那艘空无一人的橡微艇。 转眼15年过去了,当年的亚丁湾“狂野西部”早已不复存在。得益于包括中国海军在内的多国护航编队长达十几年的不懈努力,索马里海盗基本已经成了历史名词。根据最新的国际海事局报告,亚丁湾海域的海盗袭击事件已经连续数年维持在极低水平,几乎为零。咱们中国的护航编队,从2008年底开始,至今已经派出了超过40批次,成了那片海域名副其实的“定海神针”。 但海盗这个古老的行当并没有消失,只是换了地图。如今的全球海盗活动热点,已经转移到了西非的几内亚湾和东南亚的一些海域。那里的海盗手法更暴力,不求财,更喜欢直接绑票勒索赎金。 回过头来看“莫斯科大学”号事件,它就像一个残酷的寓言,揭示了国际政治中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规则是给遵守规则的人准备的,而对付不守规则的恶人,有时候就需要用他们能听懂的语言。 “莫斯科大学”号的故事,如今已经成了航海界的传奇。它用一种近乎冷酷的方式,给全世界的海盗上了一堂公开课。那10个消失在大海深处的海盗,和那个俄罗斯军官意味深长的微笑,共同构成了一副关于力量与规则的生动图景,至今仍在警示着所有心怀侥幸的人。

0 阅读:90

猜你喜欢

司马槑谈过去

司马槑谈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