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百事可乐打出一个口号“喝掉1680万罐可兑换战斗机,本来就是一个噱头

浅笑对风吟 2025-09-04 21:58:10

1995年,百事可乐打出一个口号“喝掉1680万罐可兑换战斗机,本来就是一个噱头,以为没人去较真,不料,一个大学生做到了,但可乐公司却要耍赖,根本不想兑现承诺。 约翰·伦纳德1975年出生在华盛顿州一个中产家庭,父母做小生意。他从小独立,靠零工赚钱,比如在超市干活。1996年他21岁,在社区学院学商业,租小公寓住,每天骑车上课,课余在登山店打工。他对数字和规则感兴趣,常研究促销细节。托德·霍夫曼1950年代末出生,加州人,早年靠房地产致富。1996年他40岁左右,净资产上千万,住别墅,办公室在市中心。他投资科技和房产,曾帮初创公司起步。通过登山俱乐部认识伦纳德,两人聊商业机会。霍夫曼外向,喜欢大胆主意,但要求计划严谨。伦纳德多次去他办公室讨论,霍夫曼查他财务记录,才同意合作。 百事可乐1996年推积分活动,对抗可口可乐,针对年轻人。顾客买饮料攒积分,换帽子或夹克。广告中一个男孩喝可乐攒积分,最后开鹞式战斗机上学,屏幕显示700万积分换飞机。伦纳德看到这,算出每积分10美分,700万积分只需70万美元,而飞机值2300万美元。他已有15积分,需买剩下部分。伦纳德找霍夫曼帮忙,后者拉来4位投资者,共出70万美元。伦纳德写支票700008.50美元,包括运费,寄给百事可乐。公司收到后,开会讨论,觉得广告只是幽默宣传,没真想兑现。他们退回支票,寄信说战斗机不在目录。 伦纳德收到拒绝信,决定起诉。他聘律师,1996年在佛罗里达州法院立案,后转纽约南区联邦法院。1999年8月,法官金巴·伍德审理。伦纳德方称广告是有效要约,他完成积分购买,形成合同。百事可乐辩护,说广告夸张明显,理性人不信真,比如少年开军机上学不现实。伍德法官同意被告,指出无书面合同,广告属吹嘘,不构成要约,驳回违约和欺诈指控。2000年,二审法院维持判决。 败诉后,百事可乐改广告,把积分升到7亿,加“开玩笑”字样,加强法律审核,避免再闹纠纷。伦纳德回华盛顿,继续学业,后全职工作,从户外指导转国家公园管理。他现居阿拉斯加,已婚有孩子。霍夫曼继续投资,两人偶尔联系,但没再大项目。2022年,Netflix出纪录片《百事可乐,我的战斗机呢?》,四集,重现事件。伦纳德采访说,当时真信能得飞机,现在看是年轻经历。 这事暴露大公司促销套路,总想吸引眼球,却不愿负责。约翰·伦纳德挑战规则,虽败犹荣,提醒大家看清广告真假。百事可乐耍赖,丢了机会,本可善待顾客,转成正面宣传。类似案子如麦当劳热咖啡,显示消费者维权难,但推动企业谨慎。伦纳德故事接地气,普通人梦想碰壁,反映美国商业现实。 企业承诺得严肃,不能当玩笑。伦纳德虽没飞机,却证明积分规则漏洞。公司拒兑现,法院护大企业,但公众舆论转向消费者。纪录片让旧案复活,讨论合同法边界。霍夫曼支持伦纳德,显示投资人风险胃口,但也暴露盲从广告代价。 这案子教人理性消费,别信天上掉馅饼。伦纳德从学生到公园职员,生活平稳,没被事件毁掉。百事可乐继续卖饮料,积分活动变谨慎。事件没改变行业,但提醒广告需真实。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浅笑对风吟

浅笑对风吟

关注我,一起看一看人间万千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