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秘书长马克·吕特明天将与英国首相基尔·斯塔默爵士、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和其他欧洲领导人一起在巴黎。 9月3日早些时候在布鲁塞尔北约总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吕特说:“我预计明天或明天之后不久,”关于乌克兰的安全保障,“关于我们能共同提供什么就会变得清晰。” 吕特这话听起来挺让人振奋,可明白人都知道,这背后藏着多少难言之隐。就在上个月,吕特刚去基辅跟泽连斯基聊过,当时他就说美国和北约要搞“双保险”:一是推动俄乌停火,二是给乌克兰长期安全保障。 可这话传到俄罗斯耳朵里,直接就炸了锅。俄外长拉夫罗夫当场就呛声:“没俄罗斯参与的安全保障就是废纸一张!” 更麻烦的是,北约内部压根就没拧成一股绳。美国虽说答应参与,但特朗普早就撂下狠话:“地面部队免谈,最多给点空中支援。”欧洲也是一团散沙。 要说最着急的,还得是泽连斯基。这位乌克兰总统自打俄乌冲突以来,就跟个救火队长似的满世界跑。这次来巴黎,他兜里揣着两份“王牌”:一份是跟英国刚签的百年军事协议,每年至少30亿英镑的援助,还能在乌克兰建军事基地; 另一份是刚试射成功的“火烈鸟”远程导弹,射程3000公里,摆明了是给俄罗斯敲警钟。可即便这样,他心里还是没底——毕竟乌克兰要的是类似北约第五条的“保命符”,而不是空头支票。 相比之下,英国首相斯塔默就显得老谋深算。他一边跟泽连斯基勾肩搭背签协议,一边在北约峰会上给吕特递话:“军费涨到GDP 5%可以,但得让美国多出点力。” 这话表面上是在帮欧洲说话,实则是在给特朗普下套——你不是要“美国优先”吗?那先把军费的大头掏了再说。 可特朗普哪是省油的灯?前脚刚在北约峰会逼着欧洲涨军费,后脚就宣布“美国不派地面部队”,把皮球又踢回了欧洲。 吕特夹在中间,那叫一个难受。作为北约秘书长,他既要安抚欧洲的“玻璃心”,又得哄着美国别撂挑子。你看他在布鲁塞尔发布会那套说辞:“共同提供什么就会变得清晰。” 这话听起来挺实在,实则是在打太极——既没说具体内容,也没给时间表。说白了,就是在等巴黎会议上欧洲国家先亮底牌,自己好从中斡旋。 最让人头疼的,还是俄罗斯的态度。普京虽说松口“乌克兰安全需要保障”,但紧跟着就甩出三个条件:一是北约不能东扩,二是乌克兰得保持中立,三是俄罗斯得有否决权。 这三条,哪一条欧洲都没法接受。尤其是法国提出的“国际安全部队”计划,直接被俄罗斯定性为“不可接受”。 更要命的是,俄罗斯手里还有张“王牌”——能源。虽说欧洲现在拼命搞新能源,可冬天供暖还得靠天然气。要是俄罗斯一掐脖子,欧洲老百姓的日子可就难过了。这也是为什么德国、意大利这些国家在派兵问题上磨磨唧唧——真把俄罗斯惹急了,国内经济先崩了。 现在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巴黎。吕特说的“明天之后不久”,很可能就是指9月4日的会议。 根据之前的风声,欧洲可能会抛出三个方案:一是建立“志愿联盟”派兵,二是提供长期武器援助,三是推动俄乌三方会谈。可这些方案,每一个都暗藏杀机。 比如“志愿联盟”,听起来挺美,实则是个烫手山芋。英国、法国倒是愿意牵头,可意大利、德国不愿意出人出钱,最后很可能变成“英法单打独斗”。 再比如长期武器援助,乌克兰倒是欢迎,可欧洲的军工产能早就被掏空了,连炮弹都供不上,拿什么长期援助? 最关键的,还是美国的态度。特朗普虽说答应参与安全保障,但就是不愿意当“冤大头”。他心里明镜似的:欧洲越乱,美国的话语权就越大。所以,他大概率会在巴黎会议上“口惠而实不至”,既不承诺派兵,也不增加援助,就等着看欧洲自己折腾。 这场巴黎会议,表面上是在谈乌克兰的安全,实则是大国之间的利益博弈。 吕特想当和事佬,可手里没筹码;泽连斯基想保命,可欧洲靠不住;特朗普想坐收渔利,可俄罗斯不买账。 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各方妥协的产物——既不会有北约第五条那样的硬承诺,也不会有大规模的派兵计划,大概率是一份“象征性”的协议,给乌克兰画个大饼,然后各回各家。 可问题是,乌克兰等得起吗?俄罗斯会消停吗?欧洲的老百姓能容忍继续往这个无底洞里砸钱吗? 这些问题,恐怕连吕特自己都答不上来。
北约秘书长马克·吕特明天将与英国首相基尔·斯塔默爵士、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
天天纪闻
2025-09-04 20:38:23
0
阅读: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