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挽留,美国不收留,被夹在中间的李嘉诚,终于玩不转了!大公报四次三番喊话,被

飞绿说历史 2025-09-04 14:12:51

中国不挽留,美国不收留,被夹在中间的李嘉诚,终于玩不转了!大公报四次三番喊话,被他当作耳旁风,而本该促成签约的美国,也在关键时刻消失,这时才发现玩脱了,却已经为时已晚! 说起李嘉诚,大家都不陌生。   这位港商大佬这些年在商界的风头一度无人能及,不管是地产还是能源、零售,几乎哪儿都有他的影子。   不少人都把他当作香港经济的风向标。   但从近些年他的操作来看,不少人发现,李嘉诚这盘棋越下越复杂,特别是中美之间关系紧张、香港局势多变的背景下,他的每一步都成了外界关注的焦点。   以前他总给人一种进退自如、左右逢源的感觉,结果到头来,发现无论是我国还是美国,谁都没有真正在关键时刻“帮他一把”。   其实,李嘉诚“撤出”国内和香港市场的消息,最早还要追溯到十年前。   那会儿,他旗下的长江实业和和记黄埔频繁抛售香港和内地的优质地产项目,引起了市场的各种猜测。   有的人说他这是高位套现,也有人觉得他是在规避风险。   2015年,他又把业务架构挪到开曼群岛,长和系变成了控股公司,业务重心明显往海外转。   一系列操作下来,大家心里多少有点疑问:李嘉诚这到底是看空香港和内地,还是单纯想多元发展?那几年,国家对房地产调控越来越严,社会舆论也明显变化。   李嘉诚的这一波操作,慢慢就被外界当成了“资本外逃”的典型。   随着香港社会局势动荡,李嘉诚的做法变得更加敏感。   像大公报这样的主流媒体,几次三番点名批评,说他在关键时刻撤资,对香港社会没有担当。   后来中央和特区政府对香港的管理愈发加强,政策上也鼓励企业家要心怀大局、做表率。   但李嘉诚面对种种批评,始终没怎么正面回应。   他只是反复强调,做企业还是要遵循市场规律,至于说站队,他既不多说,也不表态。   这种态度让不少人觉得他在“骑墙”,想两头都不得罪。   与此同时,李嘉诚在海外的布局也开始遇到麻烦。   2016年之后,长和系加大了在英国、澳大利亚等地的投资,尤其是英国房地产、能源、电信等领域,动作频繁。外界原本以为他能在国外复制过去的辉煌,没想到形势说变就变。   最近几年,西方国家对中国资本的警惕明显增强,相关的审查一波接一波。   英国、澳大利亚、美国,不是拖延审批,就是直接把门关上。   尤其美国,最近两年对中国企业投资的限制明显加强,李嘉诚旗下不少计划都被搁置。   有些项目甚至根本没有下文。   这一来一去,李嘉诚在国内和国外都不讨好,想走“全球化”的老路,越来越难。   其实,李嘉诚一直很善于左右逢源。   以前在香港市场如鱼得水,后来又能在欧美市场抢占先机。   可现在,国内讲究“大局为重”,希望企业家更多承担社会责任,服务国家战略。   而西方国家则把中国资本当成“防范对象”,各种政策越来越严。   李嘉诚这几年一边被国内舆论批评“心不在祖国”,一边又在海外碰壁,进退两难。   大公报这两年多次发文喊话,点名希望他回归服务社会,但他始终保持低调,并没有给出正面回应。    参考:澎湃新闻——被指集团在内地撤资,李嘉诚长子:我们的DNA是跨国企业

0 阅读:532
飞绿说历史

飞绿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