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把事情“闹大”了! 原来在香港发40亿美元债只是烟雾弹,真正的狠招是   在

康安说历史 2025-11-19 10:44:39

中国把事情“闹大”了! 原来在香港发40亿美元债只是烟雾弹,真正的狠招是   在美元市场上建立比美国更可信的资产定价体系,在美元的地盘上给美元重新定价! 可能有人听不懂啥叫定价权,说白了就是菜市场里谁掌秤。以前全球美元资产的秤都攥在美国手里,不管是哪个国家发美元债,都得按美国国债的利率来算,美国说多少就是多少。 2022 年美联储一加息,美债利率从 1.5% 飙到 4.3%,咱们中资企业发债的成本跟着涨了 200 个基点,不少房企就因为这陷入了债务危机。但现在不一样了,咱们就是要把这杆秤抢过来,让全球资本都认中国的标准。 这次发债的场面有多火爆?40 亿美元的债券,全球投资者抢着要,总认购金额冲到了 1182 亿美元,是发行额的 30 倍!5 年期的债券更夸张,认购倍数高达 33 倍。反观美国国债,平均认购倍数才 2.5 倍,连咱们的零头都不到。 这可不是数字游戏,是全球资本用真金白银给中国投票。更关键的是利率,咱们 3 年期债券利率 3.646%,5 年期 3.787%,和同期限美债几乎持平,3 年期甚至就差 0.02 个百分点,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要知道 2017 年咱们第一次发美元债时,利率比美债高出 1.5 到 2 个百分点,短短几年时间,国际市场就把中国信用和美国放在了同一水平。 为啥全球资本都疯抢中国债?因为咱们靠谱!美国现在的债务已经突破 38 万亿美元,占 GDP 的 134%,每年光利息就得付 1.4 万亿美元,比军费还高,这钱根本就是借新还旧的滚雪球。 2025 年穆迪已经把美国的信用评级从最高的 AAA 下调到 Aa1,而且美国历史上还发生过两次技术性违约,谁知道以后会不会赖账? 而中国呢,政府债务占 GDP 才 39.4%,连续多年贸易顺差,外汇储备充足,从 2009 年发行美元债至今,一次违约都没有过,这就是硬底气。 咱们发这 40 亿债,核心就是要打造一套 “中国版美元债收益率曲线”。简单说,就是通过定期发行不同年限的债券,形成 3 年、5 年、10 年甚至 30 年的利率标准,以后中资企业在国际上发美元债,不用再看美国的脸色,直接参考咱们自己的主权债利率就行。 以前中资企业发债,得在美债利率基础上多付 50 到 100 个基点的风险钱,现在有了中国自己的定价基准,利差能缩小到 20 到 30 个基点,每年能给企业省下数百亿美元的利息支出。 就拿 2022 年来说,中资美元债发行规模约 2000 亿美元,光这一项就能省 50 多亿美元,这可不是小数目! 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可咱们的定价体系了,2025 年以来,已有 12 国央行把中国美元债纳入外汇储备,规模超过 200 亿美元。拉美国家比如墨西哥、巴西,都明确表示要参考中国债的利率发行美元债,不想再被美国牵着鼻子走。 就连国开行今年 6 月在国际市场发的美元债,都创下了中资银行同期限最低利差纪录,欧元债更是获得 15 倍超额认购,这就是中国定价权的影响力。 香港这个发行地选得也特别有深意,既巩固了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又能通过 “债券通” 让内地和国际资本双向流动。 2025 年前三季度,香港的中资美元债发行规模已经达到 819.96 亿美元,同比增长 50%,“债券通南向通” 的日均成交额从 2023 年的 10 亿美元涨到 35 亿美元,越来越多的资金通过香港流向中国资产。 可能有人觉得 40 亿规模太小,掀不起大浪,但这步棋的战略意义太大了。美元霸权的核心就是全球资产都以美元定价、以美债为基准,现在咱们就是要在这个体系里撕开一个口子,建立起多元的定价标准。 全球资本不再只有买美债一条路,中国债成了更安全的选择,2025 年前三季度,国际资本增持中国美元债 680 亿美元,同时减持美债超过 1200 亿美元,这就是市场的真实选择。 咱们这不是在挑战美元,而是在打破美元的垄断。以前美国说自己的资产最安全,大家只能信;现在中国用实实在在的经济实力和信用证明,还有更靠谱的选择。 中国这步棋走得又稳又狠,用美国最熟悉的美元债工具,在美元的地盘上建立起自己的定价体系。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企业认可中国的定价标准,美元的霸权地位必然会被削弱,全球金融体系也会变得更公平、更多元。 咱们老百姓可能感受不到金融博弈的细节,但这背后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安全,关系到中国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更关系到咱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看着全球资本抢着买中国债,看着中国在国际金融舞台上越来越有话语权,作为中国人,咱就是自豪!这 40 亿的烟雾弹,炸出的是中国金融崛起的大格局,往后在美元的地盘上,咱们说话也越来越有分量了!

0 阅读:210
康安说历史

康安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