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9年,咸丰皇帝下旨将左宗棠斩首示众,湖北巡抚胡林翼对左宗棠说:“皇命难违,

寂影随风舞袖如 2025-09-04 10:53:33

1859年,咸丰皇帝下旨将左宗棠斩首示众,湖北巡抚胡林翼对左宗棠说:“皇命难违,本官也无办法,但你可找一人,或许能保你性命!” 湖南巡抚衙门里传出“啪”的一声脆响,一个白面书生竟抡圆了胳膊,结结实实扇了永州镇总兵樊燮一记耳光! 这一巴掌下去,不仅打掉了二品武官的顶戴花翎,更打出了一桩轰动朝野的“樊燮案”,谁都想不到,这个胆大包天的书生左宗棠,转眼就成了咸丰皇帝朱笔钦点的“斩立决”犯。 左宗棠当时只是个师爷,在湖南巡抚骆秉章手下当幕僚,说是幕僚,但干的却是巡抚的活儿,调粮草、整军备、弹贪官,虽然那时候很多人还不知道左宗棠,但他的能力也已经突显出来了。 而永州总兵樊燮是个二百多斤的胖子,打仗要坐轿子,还克扣军饷、欺压百姓,左宗棠最见不得这种蛀虫,连续三次写奏折要扳倒他。 樊燮也不是吃素的,直接带人冲进左宗棠家院子骂街,左宗棠懒得废话,一巴掌甩过去,直接上演全武行。 樊总兵哪受过这气,回家就写告状信,给左宗棠扣上“劣质幕僚、干涉军政”的大帽子,咸丰皇帝最恨文人插手军权,一看奏折就炸了:“查实就地正法!” 圣旨传到湖南,左宗棠连夜逃到武昌,闯进湖北巡抚胡林翼府邸,两人是发小,父辈就是世交,当年左宗棠赶考都住胡家。 对于左宗棠的遭遇,胡林翼倒是有心帮忙,可奈何能力不足,不过他也不是什么都没做,他让左宗棠去找肃顺,因为整个朝廷,也就肃顺能救他了。 左宗棠心里拔凉,肃顺是咸丰帝原配的亲舅舅,满洲镶蓝旗贵族,凭什么帮他这汉人师爷? 可他不知道,肃顺虽是满人,却偏爱汉族人才,常骂满族亲贵“废物点心”,更巧的是,肃顺早就听说过左宗棠,在太平军打长沙时,左宗棠献计断粮道,硬是守城80天。 胡林翼暗中牵线,肃顺果然出手,他联合大臣潘祖荫上书,一句“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成了爆款金句。 咸丰帝犹豫时,肃顺再加猛料:“骆秉章的功绩,全是左宗棠背后操盘!” 眼看左宗棠就要掉脑袋,战场突然神反转,1860年5月,太平天国猛将李秀成端了清军“江南大营”,八旗绿营溃不成军,咸丰帝傻眼了,唯一能打的只剩湘军。 左宗棠恰是湘军“三驾马车”之一,皇帝心里小算盘啪啦响,杀左宗棠,湘军必乱,留着还能制衡曾国藩,于是朱笔一勾,“斩首”改“革职”,顺便赏个四品京堂候补,派去前线戴罪立功。 这波操作堪称极限反转,昨天还是待斩囚犯,今天就成了中央特派员,左宗棠拎起包袱就奔安徽战场,带兵暴打太平军,一年内升到浙江巡抚,后来更是闽浙总督、收复新疆的民族英雄。 左宗棠能活命,固然因朋友给力,但本质是咸丰帝的权衡,满清贵族衰败,不得不靠汉族官僚,咸丰甚至想用左宗棠牵制曾国藩,曾左二人后来确实闹翻,互骂多年不相往来。 有趣的是,诬告者樊燮反被查出贪污,革职回乡,他教育儿子:“不考秀才非我儿,见左宗棠要绕道走!”后来樊家真出了举人,但见到左总督依旧躲着走。 而救命恩人肃顺,1861年咸丰驾崩后被慈禧处死,左宗棠在西北军营得知消息,沉默半天,只给潘祖荫写信叹:“所托之人,尽矣。” 左宗棠的遭遇揭示了晚清政治的本质,人才存活不靠能力,而靠派系博弈与帝王心术,若非太平天国击穿清军最后防线,左宗棠再大才能也是刀下冤魂,个人命运在历史洪流中,不过一粒尘埃。 信息来源:《清史稿》《左宗棠传》

0 阅读:133

猜你喜欢

寂影随风舞袖如

寂影随风舞袖如

寂影随风舞袖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