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十五勇士”之一唐友国烈士的妹妹来到麻栗坡烈士陵园“看望”哥哥,在哥哥墓前痛哭不已,感动无数国人。 年仅19岁的唐友国永远长眠在这片南疆土地上。妹妹的手指轻抚过冰凉的墓碑,照片上那个青春洋溢的面庞,将她带回到了几十年前的田间地头。“哥哥最爱吃我做的糍粑”,她哽咽着打开随身带来的饭盒,“这次特地多带了些,让你尝尝家乡的味道。” 1984年7月12日,老山前线142高地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防御战。唐友国和他的14位战友,面对越军一个加强营的疯狂进攻,死守阵地11个小时。这些战士中最小的刚满18岁,最大的也不过22岁,正是人生最美好的年华。 在这场实力悬殊的战斗中,每位战士都展现了惊人的勇气。阵地的面积仅相当于两个篮球场大小,却遭受了上千发炮弹的狂轰滥炸。高温酷暑下,每人每天只能分到一茶缸水,但没有人退缩。 作为通讯兵的唐友国,在电台被炸毁的危急关头,主动请缨下山报信。他穿越枪林弹雨,击毙了两名敌人,却在即将成功的那一刻不幸中弹牺牲。这位年轻的战士,用生命诠释了什么叫“宁可前进一步死,绝不后退半步生”。 这场战斗,十五勇士共击毙越军104人,5人壮烈牺牲,9人负伤,仅有一人未负伤但耳膜被震出了鲜血。他们用青春和热血,在祖国南疆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 如今的麻栗坡烈士陵园,安眠着959位来自全国19个省市、19个民族的烈士。他们中有的刚入伍3个月就为国捐躯,有的还没来得及给家人留下只言片语。每年清明和4月28日老山收复纪念日,总会有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前来瞻仰悼念。 妹妹的这次探望,不仅是对亲人的追思,更是对一段历史的铭记。她说:“每次来这里,都能感受到那种跨越时空的精神力量。哥哥和他的战友们虽然离开了,但他们的精神永远指引着我们前行。” 为什么在和平年代的今天,我们仍然要铭记这些英雄?因为他们用鲜血换来了今天的安宁与繁荣。“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老山精神,在任何时代都闪耀着璀璨的光芒。 站在陵园的高处,俯瞰着一排排整齐的墓碑,耳边仿佛又响起了烈士们铿锵有力的誓言。每一个墓碑背后,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都值得被永远铭记。 唐友国和他的战友们已经离去,但他们的精神永远活在祖国人民心中。妹妹的眼泪,不仅是对亲人的思念,更是对一代人无私奉献的深切缅怀。这些年轻的生命,为了国家和人民,永远定格在了最美的年华。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国内权威媒体报道信源:中国军网《老山作战纪念馆:用实物史料传承革命精神》
“老山十五勇士”之一唐友国烈士的妹妹来到麻栗坡烈士陵园“看望”哥哥,在哥哥墓前痛
帝王心术
2025-09-03 23:04:55
0
阅读: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