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马志云烈士年迈的老父亲,不远千里从宁夏吴忠来到云南麻栗坡烈士陵园来看望长眠在

帝王心术 2025-09-04 21:19:23

这是马志云烈士年迈的老父亲,不远千里从宁夏吴忠来到云南麻栗坡烈士陵园来看望长眠在这里的儿子。 老人叫马光祖,今年已经84岁了,他从黄河岸边的家乡带来了黄土,轻轻撒在儿子的墓碑周围。“马志云是宁夏人,是黄河岸边长大的孩子,不能忘了自己的根。” 他的手颤抖着,抚摸着墓碑上那张永远定格在21岁的照片,还是那么精神,和他参军时一模一样。 1986年7月24日,老山前线的太阳特别毒,阵地上的土都被晒得发烫。马志云为了抢救燃烧的弹药库,一头钻进了滚滚浓烟里。“弹药不能炸,战友们还等着用!” 这是他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敌人的炮火再次袭来,这位年仅21岁的宁夏小伙倒下了,再也没能站起来。 马志云出生在宁夏吴忠青铜峡市陈袁滩镇唐滩村一户农民家中,是家里5个孩子中最听话的。因家境贫寒,他很早就帮家里干农活,生产队的老队长常夸他是“能扛事、肯吃苦的好苗子”。 乡亲们都说他是个“憨娃”,邻居老人扛不动粮食,他总会主动帮忙送回家;村里孩子没人照看,他干完农活还会领着孩子们玩耍。 1985年1月,20岁的马志云看到招兵公告,一路小跑回家对父亲说:“爸,我要去当兵。” 虽然父亲满心不舍,但马志云态度坚决:“我是男子汉,就得去保家卫国。” 送别那天,他胸前的大红花在风中微微颤动,给父亲鞠了一躬,又摸摸刚满8岁的小妹的头说:“小妹,等哥回来,给你带糖吃。” 谁也没想到,这成了永别。马志云牺牲后,部队为他追记三等功,报经民政部批准为“革命烈士”。每年清明,都有战友去麻栗坡看他,给他扫墓,跟他说说连队的事。每次连队点名,都会喊“马志云”,然后全连战友一起答“到”。 马光祖老人常年受胃病困扰,小女儿马丽兰留在身边照顾他。每天早上给父亲熬小米粥,中午做他爱吃的软烂面条。马丽兰常说:“二哥要是还在,现在也快60岁了,说不定早就当爷爷了,我们家肯定比现在热闹。” 党和政府从未忘记烈属家庭。马光祖每月能领到烈士遗属待遇3290.83元、养老金252元和高龄津贴270元。 每年过年、建军节、国庆节,镇上和村里的干部都会来家里看望,带米面油和慰问金。村两委还主动对接镇卫生院,为老人的健康保障提供支持。 麻栗坡烈士陵园松柏苍翠,气氛庄严肃穆。这里安葬着无数为祖国献出生命的英雄,每年都有师生前来开展“为烈士墓碑描金”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在心田播撒下崇尚英雄、报效祖国的种子。 马志云没有消失,他只是化作了山脉,永远守护着这片他深爱的土地。老父亲带来的黄土,连着黄河与麻栗坡,连着故乡与边疆,更连着儿子对祖国的深情。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国内权威媒体报道信源:人民网-云南频道《雲南麻栗坡:緬懷先烈寄哀思 傳承紅色基因》

0 阅读:55
帝王心术

帝王心术

古代皇帝的权谋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