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巴基斯坦“重归于好”?9月2日上午,中国方面在北京会见来华出席活动的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双方就接下来关系发展以及合作进行探讨,并达成了共识。 就在9月2日上午,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在北京与中方代表进行了一次深入会谈,双方不仅就未来的合作发展达成了新的共识,中方更是用一句“患难与共的真朋友、好兄弟”为这段关系做了最温暖的注脚。这不只是外交辞令,更是两国用几十年时间书写的现实。 双方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加快构建一个新时代里更紧密的中巴命运共同体。说白了,就是要把日子过得更好,让两边的老百姓都能实实在在享受到这份友谊带来的红利。对此,巴方高度认同,也打心底里感谢中国一直以来不求回报的帮助。 这份情谊,可不是嘴上说说。回想2008年汶川地震,巴基斯坦第一时间就把自己国家储备的全部帐篷都送了过来。还有前几年的疫情,中国也是毫不犹豫地送去疫苗和医疗物资。这种关键时刻能拉一把的交情,已经持续了好几十年,早就超越了单纯的利益交换。 所以,巴方才会郑重承诺,任何力量都别想动摇这份牢不可破的友谊,他们会拼尽全力保护好在巴的中国人员、项目和机构。这份承诺背后,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和信任。 当然,深厚的感情也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来支撑。中巴经济走廊的成果就是最好的证明。它不仅帮忙升级了巴基斯坦的电网,解决了老大难的用电问题,还修好了公路,让大家出行方便多了。 更重要的是,这些项目带来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让无数巴基斯坦家庭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中国的援助和真金白银的投入,确实提升了巴方的经济实力,也让当地的产业发展和经济结构变得更加合理。 看看数据就知道这股劲头有多足。今年1月到7月,双边贸易额就冲到了145.04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1.5%。中国已经连续好多年都是巴基斯坦最大的贸易伙伴了。 合作领域也越来越广,从传统的农产品、原材料,到高新科技、智慧物流和金融科技,遍地开花。 当然,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巴基斯坦国内严峻的安全形势,的确给一些合作的顺利推进带来了麻烦。 双方都清醒地认识到,巴方必须拿出雷霆手段稳住局势,确保中国人员和项目的安全。这不仅是一份承诺,更是所有合作能够继续下去的关键前提。 展望未来,双方的信心依然坚定。合作的核心将围绕中巴经济走廊的“2.0升级版”展开,力求向更宽、更深的层次迈进。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未来的合作会更接地气,更关注民生,重点发力农业、科技、教育等能让老百姓直接受益的领域。 大家普遍预计,今年下半年,双方在贸易、能源和产业升级等方面还会有更多大动作。中国也会继续鼓励自己的企业去巴基斯坦投资,因为现在正是出海的好时机。 为什么中巴友谊能这么铁?关键有三点:中国始终平等相待,从不干涉巴基斯坦内政;合作讲究实效,电站、公路、港口,建一个成一个,真正改善民生;还有就是中国言出必行,承诺了就一定办到,这种可靠性是任何东西都换不来的。 在今天这个风云变幻的世界里,中巴关系始终相互支持,像一块压舱石,显得格外珍贵。 它向世界展示了一种完全不同的国与国相处模式——可以不是零和博弈,而是相互尊重,共同发展。这种“铁杆”情谊,已经深深扎根在两国人民的心中,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珍惜。
和各国谈妥,永不为敌9月1日上午,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五会议在天
【1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