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笑得见牙不见眼,拉着普京上车:兄弟情?不,是战略对表 这两天的上合峰会,看

椰子说历史 2025-09-02 16:20:49

莫迪笑得见牙不见眼,拉着普京上车:兄弟情?不,是战略对表 这两天的上合峰会,看似热闹,其实最有戏的镜头发生在会场外。 莫迪见到普京,直接一个拥抱,笑得跟见到老铁似的。散会后,两人更绝,一起钻进普京的专车,肩并肩聊了一个小时才出来。 ——这种画面,不是友谊秀,而是大国算账。 为什么非得挤在车里聊? 有人可能纳闷:不是还有正式会谈吗,干嘛非得车里聊? 原因很直白: 第一,时间不够。 莫迪不参加9·3阅兵,开完会就得打道回府。普京也要去北京。两个行程都紧得要命,在车上聊,能省一分是一分。 第二,要避开眼线。 车里没翻译,直接用英语对话。外头谁也听不见,方便交换敏感口信。 别忘了,莫迪来之前刚给泽连斯基打过电话。泽连斯基缺的就是能帮他捎话的人,指不定托莫迪给普京带几句。能不能成另说,但只能在这种地方讲。 所以那一小时,不是寒暄,而是“掰扯正事”。 聊啥?三个大问题 这场峰会本质上是中国的主场,俄印要在里面找到自己的位置。俄罗斯想靠上合打破孤立,印度想用上合证明自己“战略自主”,这事必须摊开聊。 尤其是钱的问题。俄印一直在为结算货币犯愁。美元被制裁掐死,用卢比和卢布又怕汇率崩。最后双方还是要推动本币支付,这多半就是车里先谈妥了。 普京当面夸莫迪为“和平努力”出力,莫迪回一句“要建设性措施”。表面套话,实则切口。印度既不会站队俄罗斯,也不可能全力支持乌克兰。莫迪要的,是当一个随时能被利用的中间人。 这就是印度的算盘:赚中间商差价,留好身位。你俄罗斯要能源出口,我买;你乌克兰要说几句话,我也能帮捎。谁都不 ur off(彻底撕破脸)。 这是最硬的议题。 俄罗斯这边,制裁一波接一波,特朗普和普京在阿拉斯加聊过,但解决不了根子上的领土矛盾。欧洲更是添柴加火,掏钱买单。 印度那边也好不到哪去。因为买俄油、在贸易谈判里不让步,被特朗普直接加了50%的关税。甚至还放话要取消访印。 说白了,俄印现在都是被美国摁着脑袋打的状态。要想不被掐死,只能抱团。 为啥要秀给全世界看? 有些动作不是表演,但一定有人要看。 对俄罗斯:要告诉国内和外界,老子不孤立,我还有伙伴。 对印度:更值钱。莫迪回去能对民众说:“你看,我们和俄罗斯走得这么近,美国制裁我们又怎样?” 这能冲淡国内的不满。 所以你看莫迪这次笑得格外卖力,他需要这套外交画面去“抵消”美国加关税的冲击。 俄印的底色:不是兄弟,是算账 俄印的关系底色就是利益。 俄罗斯要印度继续买能源、继续用卢比结算,好歹稳住财政。 印度要俄罗斯给便宜油、便宜武器,再把这些拿去和美国讨价还价。 这就是默契:表面上在乌克兰问题上装“中立”,背地里真刀真枪在贸易上搞去美元化。 别忘了,这是在中国的主场 很多人只看俄印互动,忽略了一个细节:这戏是在中国舞台上演的。 莫迪要借中国舞台演“和平使者”,普京要借中国场合秀“不孤立”。 但对中国来说,这反倒是好事。俄印在这里互动越频繁,上合框架就越有凝聚力。 所以,不用担心莫迪太活跃,普京太张扬。只要他们都在上合里折腾,中国的筹码就只会更重。 莫迪笑得见牙不见眼,普京陪着坐车,本质是俄印被逼到墙角,抱团取暖。 别被“兄弟情”忽悠了。那一小时车内对话,谈的不是友情,而是: ——怎么一起扛美国。 至于能不能扛得住,就看他们在本币支付、去美元化和多边合作上,能不能拿出真动作了。 参考文献: 莫迪表示,即使在困难时期,俄罗斯和印度也会站在一起。 路透社 兄弟般的关系?莫迪和普京的化学反应成为中国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 印度时报

0 阅读:55

猜你喜欢

椰子说历史

椰子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